温暖的晨光中,张衍一颗心也好像变得宁静。
东风送来卖花声,在这卖花声中,张衍目的很明确,下定了决心。
才十岁左右,还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再说了学习没有早晚这一说,
晦迹潜修,抱器待时,终有能考上状元,蟾宫折桂,大魁天下之日。
练了一儿,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张衍愣了一下,忙搁下笔去开门。
门口『露』出了何夏兰的脸。
“何婶子?”张衍抿着唇角,『露』出了个很淡的笑。
张衍这容貌天然地有点儿清有点儿冷,
但这一笑,竟如东风化雨,寒澌潺潺。
何夏兰也是诧异:“衍儿,怎么是你?你娘呢?”
张衍叉手不离方寸:“娘一早出去了。”
“出去了啊。”何夏兰喃喃自语。
何夏兰这回可真是如大旱之望云霓,眼巴巴地盼着张幼双回来了。
心里暗道这可真是来得不巧,又赶紧朝张衍『露』出个笑。
“衍儿你这是……练字呢?”
张衍何其毓秀,五岁之前基本就没说几句话,大部分时候都在看,都在听。
对于人们脸上这微妙的情绪,抓得极准。
昨天保儿哥没头没脑地来了一趟。张衍略一盘算,知道何婶子来找张幼双或许有话要说,估计还和保儿哥推不开干系。
赶紧往后让开了一步,猫眼一眨,轻轻地说:“婶子,来说话吧。”
转身去给何夏兰倒水。
何夏兰越看张衍这模样就越喜欢:“练字……练字好啊。”
“哪像你保儿哥!门一开,早就跑到大洋呱呱国去了!”
她心本来也不在这上面,胡『乱』喝了两口,就搁下了杯子,状似意地溜到了书房门口,悄悄地支着脖子向往里面看两眼。
张衍看在眼里,主动道:“婶子要来帮忙看看衍儿写的字吗?”
这正合了何夏兰的心意,忙又惊又喜地应了下来。
“好好好,婶子你看看啊。”
一踏入书房,何夏兰整个人就懵了。
怎么这么多书?这也不像是装样子的模样啊?
又逛到桌子前。
张衍将自己刚刚练的那一卷字递了何夏兰。
何夏兰这一看,整个人登时就傻了。
和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村『妇』不同,她还是认识几个字儿,算账的。
这没吃猪肉还没见猪跑么?!就这手字就她家这傻儿子八辈子都写不出来!!
……
与此同时。
看着面前这黑瓦白墙,共七楹的书楼
张幼双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这就是她今天的目的地了——知味楼。
这书楼据说是俞巨巨当初来越县治水时,与时任越县知县的赵敏博,以及众多乡绅,联合修建的“市民图书馆”。
藏书楼位于越县大名鼎鼎的九皋书院之内。
主要供书院学生借阅,也对社人士开放。
越县的九皋书院简直堪比现代的点中学,坐落于西边儿鹤峰山下,半公立半私立的『性』质,升学率在整个越县都首屈一指,仅次于隔壁吴县的萃英书院。
张幼双这回来,一是提前来考察一下这的教育环境,为张猫猫日后入学做准备,二是特地过来借书的。毕竟家里的书再多也不如藏书楼内的藏书丰厚。
在得知张幼双决心培养张衍之后,甲方爸爸吴修齐倒是托人给她送了句话。
问她需不需要些开蒙的书,帮忙送来。
爸爸!您真是我爸爸!
不张幼双不大好意思麻烦人家,委婉礼貌地表示了拒绝,想了想,隔天自己跑了来。
知味楼内,九皋书院的学子来来往往,却没听到任何足音,一水的青葱少年们或站着,或坐着,或偏头小声讨论,保持了绝对的安静,散发着浓郁的学术气氛。
张幼双来到了这登记“窗口”前,窗口前,一个青衫的士子正埋头运笔如飞,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
“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
“要借什么书?”
张幼双略一索:“我要借《四书蒙引》《麟经统一编》《资治通鉴》,还有《大学衍义》《大梁典》《历代名臣奏议》这几本的前两卷……”
其中《大梁典》还有《十三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