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崇祯皇帝 > 第一卷 朝纲初振 求对食情戏前皇后 献美女香迷新帝君

第一卷 朝纲初振 求对食情戏前皇后 献美女香迷新帝君

则天女皇,那面首多得海了,几十岁的人了,还夜夜寻欢左拥右抱呢!何况张娘娘不过二十几岁,怎么熬得了这一辈子!”

翠袖愣愣得看着他,像是陌路人一般,吸口冷气道:“我那亲爷爷活祖宗,摸摸你的头还在吗?这可是要灭九族的。”

“怕什么?只要上了手,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左右有她在前面挡着,我不信万岁爷会对张娘娘动杀心。”

“万岁爷不杀娘娘,还不杀你吗?”翠袖在他额上点了一指。

陈德润顺势将她的手腕捏了道:“那就要看咱的手段了,说不得那时娘娘会哭着替咱死呢?再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嘛!先快活了,想那么多做甚?”

“罢了,怎教我碰上你这冤家!”翠袖叹气道:“我本想过几日趁娘娘欢喜时,将咱俩的事向她禀了,求她恩准,就不必这样偷偷摸摸担惊受怕了,谁想你竟起了这般的贼心!”

陈德润见她悲苦万分,心下禁不住怜爱起来,劝慰道:“你也不要如此害怕,我不过是说说罢了,并不敢对娘娘用强的,你若担心我失了分寸,可寻个机会亲与娘娘说。”

“你长了天大的贼胆,可不要牵扯上我。皇后新寡,说不得尚在伤神悲悼,她身份是何等尊贵,不知深浅的,教我与娘娘说什么?”

陈德润一把将她搂了道:“你就说咱人品风雅,极会说笑解闷的,娘娘若是有什么烦闷,可随时见召便了。”

翠袖沉吟片刻,伸出手掌道:“这样还稳妥些,我自可替你去说,只是你怎样谢我?”陈德润欣喜起来,从怀里取了一对晶莹的玉镯给她带上,翠袖依旧不将手掌收回,陈德润无奈又将一枝碧玉搔头插到她头上道:“小亲亲,可够了?”

“不够哩!”翠袖两眼汪汪地看着他。陈德润向前一扑,将她和身压在床上,双手去摸她的前胸,翠袖咯咯地笑着,伸出两条白净的胳膊略挡几下,半推半就。

晚朝散了,崇祯将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木旁加普)四位阁臣留下,赐了座。乾清宫东便殿里,崇祯拿着几个奏折反复展观,四位阁臣在丹墀下面陪着,崇祯道:“这几个折子你们可都看了?”

“是。臣等都曾寓目。”黄立极离一下椅子,恭敬地点头回答。

“如何条旨的?”

“这……”黄立极回首看看其他三位,躬身道:“臣等愚昧,以为此事重大,欲恭请圣裁,因此不曾条旨。”

“这杨所修是什么人?”

黄立极看着施凤来,施凤来忙道:“杨所修字修白,乃河南商城人。官拜右副都御史署南京通政使。”

崇祯道:“黄卿看来老迈了,不便久立,还是坐下回话吧!”黄立极惶恐地侧着身子坐了,用袍袖略拂一下额头的冷汗,听崇祯接着道:“不曾条旨可是因他参劾的都是二品的高官,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吏部尚书?”

施凤来忙道:“杨所修本为吏部给事中,升为南京通政使,便欲调回京师,求吏部尚书周应秋通融,迟迟未有动静,就发泄个人胸中怨气,反咬一口,但直参周应秋不免被人看破,不得已拉上崔呈秀。且此事非杨所修一人所为,右都御史李蕃、吏科都给事中陈尔翼皆与其事,其意是欲推左都御史孙杰为吏部尚书,故陈尔翼、李蕃次第上疏。臣等因牵连过众,不敢妄论,须凭圣上独断。”

崇祯道:“听说崔呈秀跑到都察院斥骂李蕃等人,实在有失大臣体统,消息是怎么走漏的?他一个兵部尚书知晓此事竟比朕还早?”

四个阁臣面色大惊,张瑞图叩头道:“臣愚意以为下头有些酷吏错会了圣上的意图,妄自揣测圣上登极未久,必将急于事功,猛于求治,一味以苛察挑剔为事,意在媚上取宠,其用心甚不可测。若说崔呈秀提前知情,怕是杨所修行事不密,走漏了风声,臣等断然不会乱讲的。”

崇祯微微点头,翻看余下的折子。李国(木旁加普)道:“臣以为此事多半因了个人恩怨,本无什么大是大非,事后思虑起来不免生出悔意。今日臣在值房陈尔翼又上了折子,就不是先前的意思了。”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折子,王承恩拿了呈上,崇祯看了道:“欲因事生风,忧在不小,说的倒是实话。群臣流品,先帝早已分别清楚,该升的升了,该免的免了,该闲住的也闲住了,岂可不考实绩而空论品行?朕初御极,天下殷殷望治,正要众位卿家同心协力,共攘建州鞑虏,开创百代太平,如何自相究诘,不怕闹得祸起萧墙?吏治清明是国家兴盛的根本,你们要好生体会朕的心思,切不可捕风捉影,轻诋大臣,致生枝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