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崇祯皇帝 > 第三卷 风雨江南 避锋芒借机别首辅 访名妓夤缘识仙姝(二)

第三卷 风雨江南 避锋芒借机别首辅 访名妓夤缘识仙姝(二)

。张溥出舱眺望,见前面一处港湾,樯桅如林,篷帆如云,问道:“船家,前面可是盛泽镇?”

那艄公应道:“正是盛泽。老爷可是要买几匹绸缎回去?”

“倒不想买什么绸缎,我是想起了一位故人。”

“老爷要上岸访友么?前面拐个弯儿就是垂虹桥了,由此进镇最为便捷。”艄公将泊在垂虹桥旁,张溥与长三弃舟登岸,步行入镇。

盛泽镇隶属苏州府吴江县,明初之时还是个不过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后来开始以蚕桑为业,家家户户开机织绸,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个,日出万绸,衣被天下,已是烟火万家的巨镇。自古商贾荟萃之地,多半烟柳繁华。盛泽地处江南水乡,又是京杭运河的必经之途,轻脂淡粉,袅袅婷婷,书寓鳞次,欢笑时闻,灯火楼台,颇多韵事。镇上青楼大小数十家,归家院无论规模名声都是此间的翘楚。原来的归家院不过一家平常的妓院,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万历末年,归家院出了一个绝色的书寓徐佛,不足二十岁的年纪,出落得貌美如花,体态风流,兼以能琴工诗,画得一笔好兰花,一时观者如堵,门前宝车香马,络绎不绝,归家院声名鹊起,兴隆异常。不出三年,鸨母病亡,徐佛接掌了归家院,每日调教那些买来的小丫头,有时遇到可心的老主顾也逢迎接纳。

张溥沿着河边弯曲的小巷,迤俪来到一座青漆大门前,正是掌灯时分。这归家院果然气派非凡,一水儿的青砖瓦房,连檐起脊,庭院深阔。门前上百盏红灯高挂,直通院内。富商公子、游子过客带着小厮,往来如梭,门外却并无一人招呼迎客,但院内呼酒送客之声不绝,与丝竹笙歌夹杂在一起,颇为诱人。张溥心里暗赞:看来归家院的名头越发响亮,门口已不必像一般的妓院招揽客人了。张溥进门,直奔院内的十间楼。十间楼是归家院最为高大华丽的楼阁,也是归家院色艺双绝的女校书的寓所。楼总三层,越往上姑娘的身价越高。每层之中又各据《千字文》的次序分出等级。才进大厅,早上来一个伶俐的知事丫鬟,嫣然问道:“大爷要到几号房?”

张溥几年前曾与徐佛有一面之缘,在此厮守盘桓数日,如今归家院已今非昔比,哪里说得上什么房号。那丫鬟见他踌躇不定,笑吟吟地说道:“大爷想必是老客了,自然有早相识的姑娘,我领大爷去。请问大爷要找的是……”那丫鬟瞧着张溥的脸色,两眼眨个不住,越发显得明眸善睐。

“我要找徐佛。”

那姑娘脸色微变,回道:“大爷,我家妈妈早已不接客了,大爷还不知道?”

张溥微微一笑,颇为自负地说:“我来了,她自会接的。”

“你知道我家老爷是谁?她岂会不见!”长三扬起眉毛,虚张声势地一甩胳膊,神情颇为滑稽。

那丫鬟微愠,冷脸说道:“大爷想是慕名而来,小婢实话说与大爷,每日来寻妈妈的不下数十个,若说也是有情有意的人,只是妈妈年事渐长,早决了这些念头。大爷若看得上别的姑娘,任凭挑选,不然就请回吧!”

长三在一旁挢舌道:“吓!开妓院的也学江湖中人金盆洗手么?可真是天下奇闻,自古姐儿爱俏鸨儿爱钞,怎么送上门来的生意却不做了?”

丫鬟冷笑道:“你嘴里放干净些,归家院的规矩你们想是还不知道,可心的,没有银子,这里的姑娘照样笑脸相迎。不如意的,就是金银堆成山,想取乐子耍威风也难。”

张溥见事情要僵,忙瞪了长三一眼,赔笑道:“姑娘,你不必听他胡说。我是徐佛的故友,今日路过此地,特来见她一面。”

丫鬟脸色不见一丝和缓,依旧敷衍道:“不巧了,妈妈不在归家院,小婢也不好教大爷空等,改日再来可好?”

张溥见她精灵鬼怪,伶牙俐齿,以为她借故推脱,沉了脸道:“我好言好语的,你却要耍刁蛮。再不去通禀,我可教我的书僮满院子喊了,看她出不出来?”

“你敢?”丫鬟睁大杏眼,怒叱道:“还读圣贤书呢!没有见过你们这般不要脸的,枉污了这顶头巾!”

张溥见她娇嗔的模样,不怒反笑:“你看我敢不敢?长三——”

“小的在呢!”

“去租面铜锣来,在院子里来回喊上三遍,就喊:徐姐有客了。”张溥摸出一锭大银,甩与长三。

那丫鬟急得眼泪汪汪,朝里喊道:“你、你好无赖!爱姐姐,快来呀——有人要生事!”

“是谁这么歹毒?”随着一阵脚步声响,楼梯上下来一个绮淡雅净的丽人,年纪十四、五岁的光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