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崇祯皇帝 > 第三卷 风雨江南 李自成智献诈降计 陈奇瑜贪贿纵残敌

第三卷 风雨江南 李自成智献诈降计 陈奇瑜贪贿纵残敌

年女娲娘娘练五彩石补苍天,将剩下的石头丢落在此,山路行走不便,却常有些猎户樵夫出没。往前面走不过十五里,便是兴安县城,城里店铺林立,买卖兴隆,是个繁华的所在。”

“哦,前面是兴安县城?”李自成上前给他解了绑绳,无意间带起大汉身上的衣衫,后背上赫然有几处褐红的圆疤,闪着幽幽的冷光,他仔细打量片刻,忽然喝问道:“你一个砍柴的樵夫,身上怎么来的箭伤?”李过等人闻声,各持刀剑将大汉团团围住,蝎子块、张妙手也纷纷呼喝道:“快说!若有半句假话,必是官军的奸细,绝不可饶了!”

高迎祥大步上前,分开众人道:“你可是躲什么仇家,在深山里隐居?”

那大汉本来有些惊慌,见一个白净高大的汉子过来问话,那些壮汉神色之间对他甚是恭敬,抱拳施礼道:“这位大爷眼光果然过人。小人名叫左良玉,本在辽东戍边,原是辽东经略袁崇焕大人手下的都司,因替袁大人鸣不平,挨了四十军棍,一怒之下,杀人逃回了关内。可却有家难回,只得躲在这深山中,靠打柴为生。实不相瞒,这位大爷说的箭伤,是追随袁大人苦战宁远时给后金兵射的,小人整整躺了一个月。”左良玉说的本是实情,可也隐瞒了不少。袁崇焕当年平定宁远兵变,责打了他二百军棍,他甘心受罚,待罪戍边。袁崇焕死后,他心灰意懒,跑到关内,在昌平驻军中做了一名小校。由于武艺出众,为总兵尤世威赏识,举荐给以兵部侍郎衔总督昌平驻军的侯询,侯询保举他做了副将。此次领兵进入河南,已升作总兵,统领两千多人马。

高迎祥听他来历说得真切,暗自敬佩,疑心顿去,抱拳回礼道:“左兄弟原来跟随袁督师在关外抵御后金,失敬了。看来你到此也有不少年头。”

“五年有余。”

“左兄弟可愿帮哥哥个忙,给我们引引路?”

“哥哥如此坦诚待人,万死不辞。”左良玉躬身道:“这里便是女娲山,虽然山重水复,道路难辨,但比起你们越过的大巴山,已算不得高耸险峻了。前面凤凰山有一处山谷,人称车厢峡,地势低平开阔,乃是平常客商出入的必经之路,出得山谷眼前便是兴安城。”

暮色苍茫,在左良玉的引领下,大军缓缓向凤凰山进发,走了不到半个时辰,果见一座不高的山岭,似是展翅欲飞的凤凰,山路也渐渐平坦开阔。高迎祥等人上马而行,前面传过话来,离车厢峡还有不足一里的路程。高迎祥传令下去,今夜赶到那里宿营,明日黎明时分攻占兴安城。

此时的兴安城内外都已驻满了官军,陈奇瑜将行辕建在兴安县衙,分兵出去,独自一人闭着眼睛坐在签押房内,中军、幕僚、亲兵们在门外伺候着。屋内燃起几棵粗大的蜡烛,照得一片通明。他忽地睁开眼睛,盯着桌上的那个刻漏,那刻漏打做得极为精巧,上有一只黄铜的凤鸟注水,一朵金莲在下边承着浮箭,水浮箭升。刻漏旁边是一封加盖兵部火漆密印的牛皮信套,封缄已好。他侧耳听听,朝外面问道:“几时了?”

门外的中军、幕僚、亲兵们也围着一个刻漏,忙不迭答道:“刚刚酉时。”

“钟鼓楼怎么没动静?”

“想是与老爷的刻漏有些出入……”

正说着,钟鼓声连续传来,极为悠长。

中军诧异道:“老爷眼前不是有莲花漏,怎么来要问?”

“东翁有这般的大事在心头,能在屋里坐得住,已非凡人。你不记得谢安听说侄子大破前秦苻坚,一时走得慌忙,脚上的木屐都给门槛碰坏了?”

“看来老爷的气度还胜过谢安呢!”中军看了幕僚一眼,点头赞佩。

钟鼓的声音才歇,众人兀自在交头接耳,却听城南面远远传来几声炮响,震得屋顶簌簌作响。屋门轰然洞开,陈奇瑜提剑排闼而出,目光炯炯地逼视着众人,高声道:“桌上的奏折,本部堂已拜发,速用六百里快马飞报皇上。曹先生、王先生,还有你们几个,今夜看本部堂杀贼——”众人吆喝一声,各上战马出城而去。

养德斋内,崇祯独坐在御案后批阅奏折,那一大摞奏折批阅完毕,夜已深了。他将留在一旁的一个奏折取过来,又细细看了一遍,提笔欲批,却踌躇起来,放下朱笔,吃了一口凉茶,喃喃自语道:“唉!废了一年多的工夫,吴桥兵变才有这般一个结局!本来叛军不过区区两千余人,越打越多,最终竟有数万之众。该死的孙元化!”

孔有德兵变吴桥后,还兵大掠,登莱巡抚孙元化与山东巡抚余大成担心朝廷怪罪,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竟力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