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崇祯皇帝 > 第四卷 独上高楼 张若麒监军宁远城 多尔衮袭击笔架山(二)

第四卷 独上高楼 张若麒监军宁远城 多尔衮袭击笔架山(二)

,也是应该的。”

多铎机智远胜阿济格,知道再一味直劝也是无用,言语不周恐怕还会激怒哥哥,弄巧成拙,沉思不语,想着如何劝说。皇太极见他面色沉郁,不禁笑道:“你们与朕一起身经百战,今日怎的儿女情长起来?你们不要只顾念朕的身体,与朕戮力杀敌,一举消灭明军主力,直捣燕京,岂不快哉!”

多铎摇头道:“并非臣弟儿女情长,只是想劝王兄在盛京多歇息几日,由臣弟率兵先走,王兄一俟病好,再赶往锦州。”

皇太极摆手说:“救兵如救火,行军制胜,利在神速,朕恨不能肋生双翅,飞到前敌,怎么可以慢行?且朕一到锦州,既可激励将士,也可全心投入战事,就觉不到病痛了。如果迟去几日,前线情形不明,心生焦躁,反倒未必利于病体康复。”

多铎笑道:“明军怯战,臣弟必可击退他们,王兄又何须急躁!”

皇太极反问道:“明军何人统帅?”

“洪承畴。”多铎不假思索。

“你可知他的来历?”

“略有耳闻,知道此人在陕西剿贼战功赫赫。”

“汉人的兵法说,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自古用兵没有定法,你岂能不问对手何人,就胡乱征战呢?那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文才出众,又颇有韬略,他总督三秦,屡建奇功,在明朝极有声望。朕前日病中召问耿仲明、尚可喜,他们都言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对他极为佩服,提醒朕小心对付,切不可掉以轻心。朕深知此次决战关系重大,若坐镇盛京,你们遇事往来请旨,势必拖延时日,贻误战机,不如朕亲临指挥,临机决断。”

阿济格、多铎见皇太极考虑事情远为周全,暗自感佩,羞愧而退。庄妃扶皇太极躺下,一边为他把扇,一边细声问道:“陛下,那洪承畴果然那样厉害么?”

皇太极握着庄妃的小手,双眼出神道:“耿、尚二将既然如此说,决非虚言。朕自十五岁跟随父汗四处征战,深知将在谋而不在勇。耿、尚二将归顺我大清已久,朕怕他们所知不多,洪承畴恐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朝十三万人马不可怕,可怕的是洪承畴一人!此人如能归降,朕无异猛虎添翼,必能早定中原,一统天下。”

庄妃心下不住疑惑,世上果真有如此厉害的人物?还要再问,见皇太极神色飞扬,一副君临天下的样子,怕他极度兴奋,过于耗神,柔柔地说:“陛下还是早些歇息,明日还要动身呢!”

皇太极见庄妃神色略显憔悴,爱抚地说道:“这几日辛苦你了,面容也清减不少。”

庄妃微笑道:“陛下为何对臣妾客套起来了,这是臣妾的本分,只要陛下早日康复,这点辛苦本算不得什么。”

皇太极大为感动,复坐起身来,扳住庄妃的脸庞,感叹道:“你跟着朕到今年已有十几年了吧!”

“十六年了。”

“这些年来,朕外出征战,与你聚少离多,也苦了你。朕现已鬓染微霜,仍要上阵杀敌,不能与你长相厮守,你不要怪朕。等到河海晏清,朕传位于一个阿哥,再不问世俗之事,与你们几个妃子游园把盏,同享天伦。”

庄妃听着,想起十几年来那颗常常为皇太极悬着的心,那些苦苦等待、企盼、守望的日日夜夜,因他而乐,为他而悲,不由一阵酸楚,两眼泛红,幽幽地说:“臣妾自幼龄得以侍奉陛下,怎会不知陛下的心思和志向?能侍奉陛下这么多年,已是臣妾的福气,没有什么苦吃不得,什么痛忍不得。陛下千万保重,多少大事还要陛下裁断呢!”皇太极紧紧握着庄妃的双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心里却苦得发疼。

第二天,天刚发亮,皇太极一身戎装来到大清门前,众位文武大臣早已齐聚在此,立起大纛旗,行了堂子祭天之礼,皇太极一声令下,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锦州进发。皇太极救援心切,不住催促快行,但是因顾及步卒行走劳累,一天下来不过百里,便命阿济格、多铎统领大军照常赶路,亲率三千精锐骑兵昼夜奔驰。皇太极一来心火太炽,二来鼻血本就没有止住,连续行军,不得休息,鼻血流个不住,只好用布条塞住鼻孔,外面层层包裹严实,不多时,鼻血便将布包浸透,点点洒落胸前,兀自不顾,依然打马飞驰。六天后,皇太极到了松山附近的戚家堡。多尔衮、豪格远远地接出数里,把皇太极迎入大营。皇太极听了二人禀报,与众将出营瞭望,明军旌旗蔽野,刀枪如林,鼓角互应,营盘倚山傍海,星罗棋布,绵延在高桥和松山之间,不下三十里,说道:“松山为宁、锦的咽喉,我军如要夺取关外四城,当首破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