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哆嗦,可人的身体是会不由自主地去哆嗦。
同样的道理。
布鲁克林并不怕达里尔·吉尔迪,可他的身体会怕达里尔·吉尔迪。
布鲁克林躺在后座上,仰着头闭上眼睛,抬起手捏了捏眉间。
哈里森透过后视镜看到了布鲁克林脸上的疲惫,伸手准备关闭广播。
“……或许是受到雪城惨案的冲击,nypt最近被骂的很惨,这让他们神经紧绷,在这次布鲁克林大桥连环车祸中表现异常积极,只过去不到二十四小时就已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进展……”
布鲁克林睁开眼,坐了起来。
哈里森很有眼色地收回了准备关闭广播的手。
自从‘早安纽约’的当家主持人引爆了一颗大炸弹后直接跑路去欧洲后,纽约的广播业出现了不小的变动。
本来‘早安纽约’就是早高峰时间段无敌的节目,它的时间特性令它只在早高峰时间段威风,并不能做到全天候制霸纽约广播界。
真正更靠近这一成就的,其实是‘纽约之声’。
‘纽约之声’唯一不如‘早安纽约’的就是早高峰时期。
现在‘早安纽约’的当家主持人走了,‘纽约之声’仿佛看到了全天候制霸纽约广播界的希望,正牟足了劲儿冲击‘早安纽约’呢。
最近‘纽约之声’的节目制作愈发用心了,具体到新闻板块,表现为许多新闻报道都是全纽约第一家报道的媒体,且新闻稿精炼简洁,在不改变新闻本身含义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听众理解门槛的同时,确保用词准确,表达标准,简练而高效,从不注水骗稿费……
仅仅两天时间,‘早安纽约’就已经开始流失听众了。
布鲁克林就是明证之一。
‘纽约之声’的做法简直太附和他的胃口了。
他平常的时间非常宝贵,几乎没有时间专门拿出来看新闻,坐车上的时间也很有限,‘纽约之声’此举无疑会让布鲁克林在相同的时间里收听到更多条的新闻报道。
雪城惨案跟布鲁克林大桥连环车祸是近期以及未来几天纽约最火热的话题,即便如此,‘纽约之声’在报道nypd的新闻发布会时,也仅仅只用了五分钟时间。
布鲁克林静静地听着,得益于‘纽约之声’神秘撰稿人的写作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了弗兰克在他被达里尔·吉尔迪拖住的时间里都在做什么。
弗兰克听起来表现的很正常,召开发布会,汇报调查情况与基本调查方向,表示哀悼,表达决心。
这都是应有之义。
布鲁克林没听出什么不同来。
“去贝尔维尤公立医院。”
布鲁克林突然说道。
哈里森看了一眼后视镜,默默打转方向盘,调整目的地。
好在此时已经是中午,路上并不拥堵,他们很快就赶到了贝尔维尤公立医院。
布鲁克林先去见了几位外科医生,对他们表示感谢,顺便询问鲍勃的情况,在得知鲍勃已经苏醒,确认可以见人后,走进了鲍勃的病房。
乍看上去,鲍勃整个人被包裹得很严实,活脱脱一个木乃伊。
在跟医生们的交流中布鲁克林已经得知了鲍勃的伤势情况。
鲍勃面部皮肤多出破损,不光是玻璃划伤,还有高温的烫伤与烧伤,整张脸已经不能看了。
因此,鲍勃整个头被包裹住,并不值得惊讶。
头部的伤只是一小部分,真正严重的,是内脏跟手臂。
手臂跟头部类似,但更为严重,大面积的烧伤与烫伤很容易感染,产生炎症,危及生命。
大量烧伤烫伤病人都是死于感染。
内脏则是手术时最凶险的。
鲍勃胸腹腔内有大量出血点,据说在手术室开腹时,鲍勃的内脏几乎是泡在血液里面的。
医生们忙着处理他各种内脏上的出血点就搞了好几个小时。
至于肋骨骨折之类的,反而是最轻微的伤势了。
医生们提醒布鲁克林,鲍勃内脏的出血问题在手术室内已经解决了,现在反而不是问题,只需要后续密切观察即可,鲍勃现在最危险的是烧伤跟烫伤的感染问题。
一个不慎,鲍勃就可能因大面积感染而死。
布鲁克林走进病房时,鲍勃是醒着的,听到动静后,他有一个明显的转脖颈的动作,只是因为身上的束缚太多,他没办法做到像正常那样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