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始末(一)
少年确实是因为何棋的意外才决定离开。
但这仅仅是一根导火索。
少年曾经以为,自己背负了很多,但在一连串的事件之后,他发现舒良背负的东西,可能一点儿都不比自己少,只是对方习惯了苦难——
或者说,接受了苦难会以各种形式降临的事实,才会表现得那么若无其事。
短暂的悲伤过后,舒良总是能够笑着迎接第二天的阳光。
因此,少年面临了两个会让人生截然不同的选择。
他可以选择成为这些苦难中的一份子。
只是他暂时无法确认自己的分量。
究竟是会化身为天平上最微不足道的那枚砝码,还是会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按下最终的确认键之前,少年没有明确的答案。
他还可以选择就此放手。
所有不该发生的事,都还没有发生,哪怕少年无数次地掀起过惊涛骇浪,但那仅仅存在于他的心底。
对此,舒良一无所知,甚至没有怀疑。
比起父母式的长辈,舒良更像是一个邻家的大哥哥。
他不会像那种有血缘牵扯的亲属,事事都要过问,件件都要插手,让人烦不胜烦。
但他同样非常关心少年。
考虑到他的年龄,舒良也是从一个少年,刚刚蜕变成为了一个大人。
他非常理解少年的所思所想,才能做到感同身受,牢牢地把握住相处的尺度。
当然,仅限于伦理之内的那些。
何棋坠楼之后,整整下了三天的雨。
少年也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三天。
他始终无法做出抉择,直到天气放晴,站在窗口往外望,能够隐约看见一道彩虹。
“快来!”
阴霾被一扫而空,舒良用逗弄小狗的手势,示意少年来到窗边。
少年不喜欢这种手势,但他还是本能地挪了过去,没有丝毫的抵抗。
“看到了吗?”舒良兴奋地指向远方,“好久没看见彩虹了,假如每次下这么久的雨,都能看见彩虹,那下就下吧。”
从窗外涌进室内的空气,还带着雨后的湿润,仿佛会在眼眸上,凝结成雾,让视野中的一切,都变得氤氲起来。
彩虹渐渐朦胧,直至完全隐没,然后是周围的云朵,地面的树木,湍急的河流,以及鳞次栉比的楼房。
由远及近,由高至矮,由虚到实。
全部消失得干干净净。
只剩下少年面前的这个人。
对方笑得毫无负担。
没有交织着痛苦的底色,也没有灾厄过境后的疮痍。
彩虹印在他的眼底,点亮了他的瞳孔,让那些被雨水冲刷过的角落,又一次变得焕然一新。
“你看我干什么?”舒良用手掌在少年的面前晃了晃,“还看得那么专注。”
“我知道了。”
少年忽然抛出了这么一句。
“……你知道什么了?”
舒良被对方没头没尾的话语搞蒙了。
“答案。”
蒋雀巡决定去省会上大学。
虽然开学的第一天,他就推翻了自己艰难做出的选择,但他至少已经尝试过了。
他不会再怀揣任何愧意。
事实上,刚刚认识秦燚的时候,蒋雀巡仅仅留下了“愚蠢”这一个印象。
毫无疑问,秦燚来自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
并非是对富人有什么成见,毕竟蒋雀巡原本的家境,也算得上是优渥。
问题出在秦燚的个人身上。
连舍友的名字都叫不出,秦燚就已经开始高谈阔论他对于未来四年的规划。
蒋雀巡不打算听,但宿舍就是这样,但凡音量高一点,声音就会往你的耳朵里钻。
他被迫听了一会儿。
很快,蒋雀巡就意识到,秦燚的滔滔不绝,完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泡妞”。
艺术系最不缺的就是美人。
这也是秦燚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
很肤浅。
但至少无害。
蒋雀巡没有继续听下去。
他习惯了独来独往,无论舍友是什么样的人,都不会对他造成影响。
也许是因为鲜有交流,一段时间过后,秦燚竟然认为蒋雀巡的人品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