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说,是一份契约。
羊皮纸呈现出一种暗淡的黄色,边缘有些卷曲和破损,显示出它的年代久远。最上面用一种古旧的花体英文写着标题,下面则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夹杂着一些她从未见过的、扭曲而诡异的符号,散发着不祥的气息。在契约的末尾,有两个签名,一个是用英文签下的“william ashford”,字迹潦草而用力,仿佛签下名字的人内心充满了挣扎与决绝。而另一个签名,则是一串她完全看不懂的、仿佛某种象形文字般的符号,旁边还盖着一个朱红色的、图案像是某种扭曲生物与火焰结合的印章,隐约能看出凤凰的轮廓,但又更加邪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在这份契约的某些段落旁边,还用中文写着一些注解,字迹娟秀,却透着一股阴冷。
阮白釉的手指微微颤抖起来。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逐字逐句地阅读这份契约的内容。契约签订的日期标注在开头——1937年,上海。
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这份契约的内容,远比她想象的更加黑暗和恐怖。
契约清晰地表明,威廉·阿什福德,为了获得某种“超越凡人的力量”以及“在东方获取财富与地位的捷径”,与一个自称为“凤凰社”(并非西方魔法传说中的那个,而是某种本土的、使用凤凰图腾的神秘组织)的中国组织达成了协议。
协议的核心,就是那套产自1943年的英国骨瓷茶具!契约中明确提到,这套茶具并非凡物,而是经过特殊“窑变”烧制、并由凤凰社通过秘法“加持”过的“祭器”。威廉的任务,就是利用这套骨瓷茶具,在特定的时间(月圆之夜),举行一种被称为“血火之宴”的邪恶仪式。
仪式的目的,是汲取“祭品”的生命精华与灵魂力量,一部分用于维持茶具本身的“灵性”,另一部分则转化为威廉所渴求的力量,同时也能壮大凤凰社的势力。
而所谓的“祭品”,契约中用冰冷的文字写道:“须为与此祭器产生‘灵性连接’之人”。注解中用中文补充说明,这通常指接触过、使用过,或者对这套茶具产生强烈情感(喜爱、贪婪、恐惧等)的特定女性。威廉需要利用他在上海和雾港市的身份和人脉,寻找并“引导”这些符合条件的祭品,参与到他的茶会中来。
契约还提到了那个凤凰火纹符号。它不仅仅是骨瓷底部的标记,更是凤凰社的徽记,也是施加在祭品身上的“烙印”。一旦被选中,这个烙印就会以某种方式出现在祭品身上,如同附骨之蛆,直至仪式完成。
看到这里,阮白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她猛地想起了殡仪馆里那具女尸肋骨上的凤凰火纹!那个所谓的着名文物贩子,她不仅仅是诅咒的受害者,她很可能就是威廉或者凤凰社后续成员寻找的祭品之一!而她与骨瓷诅咒的深层联系,或许就源于她作为文物贩子,不可避免地接触甚至经手过这套邪恶的茶具!
这份契约,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劈开了笼罩在骨瓷诅咒上的重重迷雾,露出了其下隐藏的、令人作呕的真相!这不是简单的诅咒,这是一个持续了数十年的、以活人为祭品的邪恶交易!威廉·阿什福德,那个看似温文尔雅的英国商人,竟然是这样一个与魔鬼签订契约的刽子手!
难怪骨瓷会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那根本就不是什么诅咒的显现,那是无数牺牲者被吸取的生命精华,是她们无声的血泪!难怪接触过茶具的人会遭遇不幸,因为她们一旦与茶具产生“连接”,就可能被标记为下一个祭品!
阮白釉感到一阵强烈的恶心,胃里翻江倒海。她扶着桌子边缘,大口地喘着气。那个之前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对于凤凰火纹的奇异熟悉感,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和恐怖。那不是熟悉,那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和排斥!为什么?难道自己也……
她不敢再想下去。
她颤抖着手,拿出手机,几乎是凭借本能拨通了沈青临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是在某个档案馆或者图书馆。
“喂?白釉?怎么了?有发现?”沈青临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阮白釉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干涩得厉害,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她用力清了清嗓子,才勉强发出声音,语气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和急促:“青临……你……你快回来!立刻!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