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霓虹夜骨瓷白 > 第122章 墨痕密语证诡图

第122章 墨痕密语证诡图

符号,有时是几个数字的组合,有时则指向页面边缘的某个位置。

“这些符号……我好像在哪里见过。”阮白釉紧锁眉头,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相关的记忆。她指着其中一个反复出现的、类似扭曲火焰的标记,“这个符号,和之前我们在那具女尸肋骨上看到的凤凰火纹,以及骨瓷底部的标记,非常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似乎是某种变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青临点点头,取来相机,开始仔细拍摄每一处显现出荧光标记的页面,同时用特制的无酸纸和铅笔,小心地摹写下那些符号和数字。“这些标记显然不是随机出现的,它们一定代表着某种信息。¨5′0′2_t¨x^t\.,c\o·m/我们需要弄清楚它们的含义。”

接下来的时间,实验室陷入了一种近乎凝滞的专注之中。阮白釉凭借她对各种符号、纹饰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厚知识,试图从那些奇特的标记中找到规律和线索。她翻阅着带来的几本关于符号学和密码学的参考书籍,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与沈青临低声讨论。

沈青临则发挥着他法医的严谨和逻辑推理能力。他将拍摄下来的照片导入电脑(这是一台没有连接外部网络的独立工作站,仅用于内部资料处理),将摹写下来的符号和数字进行分类、统计、比对,试图找出其中的排列组合规律。他注意到,某些符号似乎总是和特定的日期或地点名称(日记中提到的)一起出现。

“你看这里,”沈青临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这个‘火焰变体’符号,在日记中提到了‘伦敦’、‘开罗’、‘马赛’这几个港口城市时,出现的频率最高。而这个‘扭曲水波纹’的符号,则更多地与一些人名和日期关联。”

阮白釉凑近屏幕,仔细看着那些被整理出来的规律。“伦敦、开罗、马赛……这些都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尤其是在二战前后。如果‘凤凰社’真的像日记里暗示的那样,进行着跨国的、与‘祭品’和‘特殊物品’(很可能指的就是那些被诅咒的骨瓷)相关的交易,那么这些港口城市很可能就是他们的重要据点或中转站。”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个发现让“凤凰社”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庞大和恐怖。这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雾港市或者上海的秘密组织,它的触角,早已在近一个世纪前,就伸向了世界各地。

“那这些人名呢?”阮白釉指着另一组与“水波纹”符号关联的名字,“威廉的日记里提到过一些交易对象和组织成员的名字,但这里出现的几个名字,似乎并不在其中。”

沈青临放大其中一个名字旁边的数字和符号组合。“这看起来像是一种编码。也许是某种替换密码,或者更复杂的加密方式。”

两人陷入了新的困境。他们虽然发现了隐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本身又被加了一层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的空气仿佛越来越沉重。外面霓虹灯的光芒,似乎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隐隐地渗透进来一丝,映照着两人疲惫却又专注的面容。

阮白釉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再次落在那本日记上。她忽然想起一件事:“青临,你还记得威廉·李的背景吗?他是英国人,长期在中国活动。他的加密方式,会不会和他自身的文化背景,或者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有关?”

沈青临的目光一闪。“有可能。那个时代的加密方式,很多会借鉴军事、商业电码,或者……某些特定圈子的习惯。”他沉吟片刻,“威廉·李是个富有的商人,又牵扯进这种黑暗的交易,他接触的圈子,可能包括外交官、军方人士,甚至……情报人员。”

这个推测让两人心中都是一凛。如果“凤凰社”还与当年的情报活动有关,那这个组织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将远超他们的想象。

阮白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些符号和数字的排列。会不会是某种书本密码?以某本特定的书作为密钥?”她想起了威廉·李的身份,“他是个英国人,会不会是《圣经》?或者莎士比亚的作品?”

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沈青临立刻开始尝试,他调出电脑里储存的一些经典英文着作的电子版(这些是作为法医人类学背景资料储存的),尝试将那些数字对应到《圣经》的章节、诗句编号,或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幕场、行号。

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那些解码出来的字母组合混乱无序,毫无意义。

阮白釉没有放弃,她仔细观察着那些摹写下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