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逆转秦二世,助政哥日不落 > 第43章 格物院初启,刘邦抵达咸阳

第43章 格物院初启,刘邦抵达咸阳

格物院的初步筛选,在陈安雷厉风行的处置下,很快落下了帷幕。/咸.鱼+看*书- ~追+罪-薪′蟑*踕_

喧嚣散去,尘埃稍定。

经过层层把关,尤其是陈安亲自参与的复核,最终留下的不过几十人。

这个数字,与最初那人头攒动的景象相比,显得有些单薄。

陈安看着这份最终名单,心中默默叹息,人有点少啊!

但转念一想,这毕竟是文字尚未普及,知识被少数人垄断的大秦。

指望一下子涌现出成百上千的科研人才,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能从鱼龙混杂的应募者中,筛出这几十颗种子,己属不易。

他很快便释怀了。

人数虽少,精锐尚存。

陈安仔细审视着每一个名字及其对应的特长记录,嘴角不由微微上扬。

人群之中,确有几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让他颇感惊喜。

一个沉默寡言的青年,衣着朴素,眼神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他自称出身墨家旁支,对各种机关消息之术烂熟于心,现场拆解组装了几样军中常用的弩机部件,速度与精度都令人咋舌。

还有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貌不惊人,却对数字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

陈安随口出了几道涉及粮草、人口统计的算题,他心算的速度,竟比一旁的老吏拨打算盘还要快上几分。?狐_恋~闻!茓. !冕′沸*悦!读~

几位来自南方会稽郡的老匠人,皮肤黝黑,满手老茧。

他们世代造船,对当地水文、风向了如指掌,带来的几张简陋船只图样,却蕴含着许多北方工匠所不知的实用技巧。

甚至还有一位自称家族世代研究“金石之术”的方士。

此人最初满口“阴阳五行”、“黄白之术”,让陈安险些将他首接剔除。

但几番问询下来,却发现他对各种矿石的辨识、提炼、性质变化,有着远超常人的认知和实践经验。

这意外之喜,让陈安看到了格物院未来的希望。

他参照后世大学的院系结构,结合眼下秦朝的实际情况与官制体系,大笔一挥,初步设立了六个核心的“科室”。

算学科,专攻数理推演与计算。

格物科,探索物质原理,暂时涵盖后世物理、化学的基础领域。

舆地科,负责测绘山川地理,绘制更精准的地图。

舟船科,研究船舶制造与改良,为未来的水师打基础。

冶炼科,专注于金属提炼、合金研究与新材料开发。

营造科,统管土木工程、建筑设计与标准化施工。

陈安从筛选出的佼佼者中,挑选了几位能力突出、性格相对稳重之人,暂代各科室的“司吏”,负责日常事务。*k?u?x*i-n?g~y!y¨.·c\o+m^

同时,他也向这几十人强调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保密条例与工作规章。

因为格物院所研究的许多东西,在这个时代,都将是足以改变国运的利器,绝不容许丝毫泄露。

咸阳城西,渭水之畔。

在始皇帝嬴政不计成本的全力支持下,少府调集了海量的人力物力。

格物院的正式院址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

夯土的号子声、木匠的锯凿声、石匠的锤打声,日夜不息。

虽说距离整体完工,尚需不少时日。

但一片临时的教学区和基础工坊,己经用最快的速度搭建完成,勉强可以投入使用。

............

与此同时,咸阳城东门外的一处官办驿馆内。

风尘仆仆的三路人马,几乎在同一时间抵达了这座帝国的权力心脏。

沛县来的刘季、萧何,以及淮阴来的韩信,终于踏上了咸阳的土地。

高耸的城墙,宛如黑色的巨兽匍匐在地,无声地宣示着帝国的威严。

宽阔平整的驰道上,车马如流水,行人如织,其繁华景象远非沛县可比。

刘季仰着头,看着那巍峨的城楼,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帝都气息,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

兴奋与紧张交织,让他像个初次进城的乡下小子,忍不住拉着萧何的袖子,问东问西。

“乖乖!这……这就是咸阳?”

“比俺们沛县,不,比十个沛县加起来还要气派!”

萧何则显得沉稳许多,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西周。

城墙的高度与厚度,驰道的宽度与维护状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