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意加重了“开科取士”西个字的发音,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开科取士?”
李斯眉头蹙得更紧,这个词汇,他闻所未闻。
王绾等人也是一脸茫然。
陈安朗声道:“所谓‘开科取士’,便是由朝廷设立固定的科目,设定统一的标准,定期举行考试。”
“无论其出身高低,无论其门第贵贱,只要是心向我大秦,愿意为陛下效力的学子,皆可通过这公平公正的考试,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取入仕为官的资格!”
“考试的层级,可以从最基层的县试开始,优胜者参加郡试,郡试中的佼佼者,再入咸阳,参加由朝廷首接主持,甚至由陛下亲自考核的殿试!”
“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确保能够脱颖而出的,都是真正的人才!”
陈安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如此一来,便为天下所有心怀抱负的寒门子弟和百姓,打开了一条光明正大、积极向上的晋升通道!”
“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才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能将这份才华贡献给国家,报效陛下!”
“这,亦能将天下所有身怀才华与野心之辈,尽数纳入朝廷的掌控与引导之中。”
“让他们的一腔热血与聪明才智,都用于为国效力,为大秦添砖加瓦,而非流散于乡野之间,无处施展,最终郁郁不得志,甚至滋生事端,成为动乱的根源。”
“这,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
“这,也是确保我大秦在‘人人如龙’之后,国家依旧能够长治久安,根基稳固,并且愈发强盛的关键所在!”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开科取士”的构想,如同一道耀眼的光,瞬间划破了他们固有的认知夜空。
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却又似乎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图景。
李斯脸上的凝重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与震撼。
王绾的眼中,也满是难以置之色。
就连王翦、蒙恬这些不善言辞的武将,此刻也听得心潮澎湃。
嬴政眼神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他紧紧盯着陈安,沉声问道。
“陈安,你所说的这个‘开科取士’之法……”
“莫非,在那些你所知的后世王朝之中,便是用此法来选拔官员的?”
陈安迎向嬴政那充满探究的目光,郑重无比地点了点头。
“正是!”
“陛下圣明!”
“这‘科举制度’,乃是后世隋朝开创,并在其后的大唐王朝,得以进一步完善与发扬光大,最终成为历代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延续千年之久!”
“大唐之所以能够国力强盛,威服西夷,造就那‘万国来朝’的鼎盛景象,与科举制度为朝廷源源不断选拔出的大批贤臣良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唐?”
“万国来朝?”
除了早己从陈安那里听闻过一些的嬴政,其余如李斯、王绾、王翦等六位军政重臣,此刻皆是一脸的茫然。
这又是一个他们闻所未闻的崭新词汇,一个似乎描绘着更加辉煌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