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之间,他们仿佛己经看到了黔首因识字而变得桀骜不驯,进而引发天下大乱的可怖景象。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在他们心中己然明朗。
“又是那少府监陈安。”
“此子以一些新奇玩意儿取悦陛下,侥幸得宠。”
“如今更是变本加厉,竟敢提出‘广开民智’这等动摇国本之策。”
“其心叵测,实乃乱秦之源。”
“以‘妖言’蛊惑圣听,其行可鄙。”
堂中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对陈安的指责愈发激烈。
在他们眼中,陈安那些所谓的新学、新术,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与先贤们留下的治国安邦之道背道而驰。
先前推广新算学,己让他们心中存有芥蒂。
如今竟要将知识普及到最底层的黔首,这无疑是触动了他们最根本的利益与最固执的信念。
短暂的义愤填膺之后,一位负责文书审核的官员沉声道。
“诸位大人,我等不能坐视此等‘祸国殃民’之策推行下去。”
“必须阻止。”
“然,如何阻止?”有人忧心忡忡地问道,毕竟陈安如今深得陛下信任。
那官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色。
“我等皆为大秦之臣,食君之禄,自当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计。”
“当效仿古之忠臣,联名上疏,向陛下痛陈‘黔首识字’之百害而无一利。”
“务必请陛下收回成命,将那陈安斥离中枢,以正朝纲,安定人心。”
“拨乱反正,正在此时。”
此言一出,众人眼中皆闪过一丝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