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角落。
“安以为,真正的‘士’,当以胸中所学,贡献于国家,造福于万民。”
“而非以愚弄黔首,固化阶级,维护自身那点可怜的优越感为荣!”
这番话,如同一个又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卫良等人的脸上。
他们最隐秘的恐惧,最不堪的私心,就这样被陈安赤裸裸地当众揭露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一时间,这些老臣的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紫,如同被人当众扒光了衣裳,扔在大街上一般。
羞愤、恼怒、不堪、惊恐,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们浑身发抖,嘴唇哆嗦,却一个字也辩驳不出来。
因为陈安说的,正是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高坐龙椅之上一首在看戏的嬴政,此刻嘴角微微上扬,他缓缓开口,威严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陈安所言,深合朕意!”
短短八个字,宣判了这场朝争的最终结局。
嬴政的目光随即转向面如土色的御史中丞卫良等人,语气骤然转冷,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尔等身为朝廷重臣,食君之禄,享国之恩,不思如何为国育才,不谋如何强盛大秦,反而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处处掣肘,百般阻挠。”
“阻碍我大秦强盛之路,动摇我大秦万世之基,究竟是何居心?”
帝王之怒,雷霆万钧。
卫良等人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首冲天灵盖,双腿一软,纷纷跪倒在地,汗如雨下,磕头如捣蒜。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御史中丞卫良颤抖着声音,带着哭腔辩解道。
“臣等对大秦绝无二心,对陛下一片赤诚,苍天可鉴啊!”
“只是……只是陈大人所言,欲让天下万民皆可开智,此举……此举耗费之巨,难以估量!”
他似乎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语速极快地说道。
“单说那启蒙所需之教材,需多少人手抄录撰写?”
“难道要让朝中百官,皆放下手中政务,去充当那抄书之匠不成?”
“即便如此,日夜不停,所能抄录之数,相较于大秦万万黔首,亦不过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
“此法,实乃…实乃不切实际,难以推行啊!陛下!”
卫良的这番话,虽然带着狡辩的成分,却也点出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难题。
此言一出,不仅一些原先中立的官员眉头微蹙,就连刚刚表态支持的王绾与李斯,也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教材的编撰、复制与大规模普及,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妥善解决,那么陈安所描绘的“广开民智”的宏伟蓝图,确实会因这最基础的一环而困难重重,甚至沦为空谈。
御座之上的嬴政,目光微微闪烁,也陷入了短暂的思索。
他雄才大略,自然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也清楚推行任何国策,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教材抄录耗时费力,这的确是推广蒙学绕不过去的坎。
就在大殿中众人心思各异,以为陈安将会因此陷入困境,难以辩驳之际。
却见陈安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那笑容自信从容。
他朗声开口:
“陛下,诸位大人。”
“关于教材的编撰与印发难题,臣,早己有一策,可解此忧,甚至可一劳永逸,解决此难题!”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众人,清晰地看到了他们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惊愕与好奇。
“此法,臣称之为——‘活字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