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称“青天大老爷”。
扶苏看着百姓们那“感激涕零”的目光,听着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谢恩”。
他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仁政之路,果然是正确的。
紧接着,扶苏又宣布,本年度云阳县的部分赋税将予以减免。
理由是“与民休息,藏富于民”。
消息一出,县中百姓自然是欢声雷动,奔走相告。
然而,县府内的几位主簿、仓曹小吏,却开始为日渐空虚的库房而暗自担忧。
没有足够的钱粮,县衙如何运转?
道路修缮、水利维护,又从何处支取?
好景不长。
那些被扶苏释放的囚犯中,有几个素来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很快便故态复萌。
他们在市集上偷窃一些鸡鸭布匹,被发现后,甚至还与人发生了小规模的斗殴。
一时间,市井之间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百姓们开始私下里嘀咕,这“仁政”,似乎也没那么好。
县丞魏林将几份关于市集斗殴与偷盗案件的卷宗,恭敬地呈递到扶苏的案头。
他面色凝重,语气沉稳。
“苏大人。”
“仁政虽好,但对这些宵小之徒,若无雷霆手段震慑,恐怕会滋生大乱。”
“长此以往,民心难安。”
扶苏却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他翻看着卷宗,眉头微蹙。
“魏县丞,此乃小节,不足为虑。”
“不过是教化未至,民风尚需引导罢了。”
“待本官推行仁义教化,此类事情,自然会烟消云散。”
魏林看着扶苏那副胸有成竹,甚至带着几分“孺子不可教”的神情,心中暗叹一声。
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大人,怕是听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