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教“祖师”彭莹玉重新起兵淮西,率部南下,与差不多同时起事的麻城(今属湖北)人邹普胜、罗田(今属湖北)人徐寿辉会合。十月,徐寿辉部由蕲州(在今湖北蕲春南)攻克蕲水(今湖北浠水),建都于兹,国号“天完”,在“大元”两字之上加“一”、“宀”,表示要克定元政权。徐寿辉为帝。天完政权遣兵四击,势力浸润自黄冈(在今湖北)以西、江陵(在今湖北)以东的长江北岸和汉水下游两岸各地;彭莹玉所部并深入江西,转战今安徽、浙江、苏南广大地区。在今河南西部,王权(又名布王三)等人于至正十一年十二月举义,攻占了元南阳府境内的一大半城市,并进至河南府路(治今河南洛阳),称“北琐红军”。他们南面,则是至正十二年正月称兵的孟海马,占据元襄阳路及其西南邻郡的广大地盘,称“南琐红军”。定远(今属安徽)人郭子兴行动较晚。他在至正十二年二月底带几千人杀进濠州(在今安徽凤阳东北)。因为事先同颍州首领杜遵道联络过,一同起事的五个人都奉命称濠州节制元帅。他们与颍州红巾军之间在名义上有隶属关系。这些造反者的首脑,有的是白莲教的职业传教士;有的是富豪出身,如郭子兴、刘福通。徐州的李二家有一仓芝麻,饥荒时用以赈济饥民,所以有芝麻李之称,可见也是很富实的。起义首领中还有一些是走南闯北的商贩。徐寿辉和王权就都是贩布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