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二十万直抵花剌子模边城讹答剌,于城下兵分四路:一路由成吉思汗的两个儿子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围攻讹答剌;一路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率领沿忽章河攻毡的;一路由大将阿剌黑那颜率领南下略地;一路由成吉思汗与其幼子拖雷率领,直趋花剌子模重镇不花剌。-6?吆?看`书-枉? ¢庚^新·嶵~哙\
察合台、窝阔台军围攻讹答剌达半年之久方破城,生擒守将亦难出,并在掳掠之后将讹答剌夷为平地。术赤军一路陷城略地,将锡尔河下游诸城全部占领。阿剌黑那颜军在攻打忽毡城时受挫,后来成吉思汗派兵增援,方才占领该城,然后继续西进。
成吉思汗与拖雷军于1220年二月到达不花剌。不花剌开城投降,蒙古军于城中大肆掳掠,并放火焚烧民房,使不花剌成为一座荒城。三月,蒙古军进围花剌子模新都撒麻耳干,察合台、窝阔台军亦赶来会师。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在此之前已逃离该城,守城军民于城围第五日投降。蒙古军拆毁城墙,又驱赶居民出城,然后入城大掠。蒙古军将降卒三万余人全部屠杀,又从居民中选出工匠三万余人带走。攻下撒麻耳干之后,成吉思汗暂时停下攻势,休整军队,以待秋天来临继续进攻。_咸.鱼¢墈~书, *哽′辛?最`全+
摩诃末逃至阿母河南岸,召集了一支军队沿河布防,打算把蒙古军挡在河北岸。但由于内部不和,许多将领拒不从命,摩诃末只好继续逃跑。这时,成吉思汗早已派大将哲别率一支军队专追摩诃末,摩诃末四处逃亡,最后逃到里海的一座小岛上,于1220年底病死在那里。
摩诃末死后,他的儿子札兰丁即位,札兰丁是个很坚决的抵抗者。他以旧都玉龙杰赤为中心,布置军队,防御蒙古军的进攻。但由于内部不和,札兰丁率少数部队离开玉龙杰赤。1221年初,数路蒙古军合于玉龙杰赤城下,开始了长达五个月的围攻。守城军民终于力竭请降,蒙古军入城后纵火焚烧房屋,又屠杀居民,最后决阿母河水灌城。
札兰丁从玉龙杰赤出走后,与蒙古军边战边退,最后退至自己原来的封地哥疾宁。在这里先后有两支军队共九万余人前来归附他,声势大振。成吉思汗闻讯,派兵三万前来攻打,被札兰丁打得大败。但札兰丁的军队内部又发生了纠纷,将领们纷纷率部离去,札兰丁又一次变得势单力孤。,8!6′k?a·n^s?h?u·.¨n-e*t+这时,成吉思汗率大军赶来,札兰丁只好再次逃跑,蒙古军穷追不舍。最后札兰丁逃人印度。蒙古军本拟追入印度,但由于气候炎热,只好退兵。强大的花剌子模就这样灭亡了。
成吉思汗率军与札兰丁激战的同时,哲别所率的蒙古军进入了钦察草原(今波罗夫赤草原)。生活在该地的钦察人向南斡罗思(今俄罗斯)诸大公求援。最后以乞瓦(今乌克兰基辅)大公罗曼诺维赤为盟主,组成了南斡罗思诸公国与钦察人的联军,并于1223年五月进至加勒加河(今乌克兰境内),与蒙古军大战。联军溃败,蒙古军横扫南斡罗思全境。同年冬,哲别率军返回蒙古草原。成吉思汗西征结束。
“四大汗国”是怎么回事“四大汗国”是指在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所得封地的基础上,其各自的后裔们所建立的半独立化的元朝的藩属国。它们分别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系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次子察合台系的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系的窝阔台汗国、幼子拖雷系的伊利汗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开始分封土地给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功臣。长子术赤得到了扎牙黑水(今乌拉尔河)以东草原及花剌子模北部的土地。1235年,蒙古国的窝阔台大汗发动“长子西征”,其主帅是术赤次子拔都,他征服了扎牙黑水以西的钦察草原及南斡罗思等地。1241年,拔都因窝阔台的去世而中止西征,返回钦察草原,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汗国,史称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次子察合台在1206年的分封中得到了天山以北的草原,后来又得到了花剌子模的撒麻耳干和不花剌等地。成吉思汗西征结束后,察合台又受命留守西域,而西域正与他的封地相连,察合台汗国遂在日后可以控制西域。
三子窝阔台的封地在今新疆一带,后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位后,封地由长子贵由继承。后来蒙古大汗位传入拖雷之子蒙哥手中,蒙哥为了安抚窝阔台家族,大封窝阔台诸子孙于新疆、中亚地区。但窝阔台的子孙并不买账,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