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元王朝 > 第199章完结

第199章完结

1251年,宪宗蒙哥即位,在处理完黄金家族内部的夺权纠纷后,部署了对各地征伐。·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蒙宋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蒙哥在安排军事征伐时,命察罕、也柳干统两淮等处蒙古、汉军;带答儿统四川等处蒙古、汉军;和里解等统吐蕃等处蒙古、汉军,“皆仍前征进”⑥。而以皇弟忽必烈主持漠南蒙古汉地军国庶事。对南宋的征伐,忽必烈广泛听取汉地儒臣和将领的意见,帮助大汗制定了更具进取意义的政策,在部署军事任务的同时,更重视解决粮饷问题,并在沿边建立屯驻基地。在巴蜀战场,巩昌便宜总帅汪德臣重筑沔州城,设官置署,作为深入四川内境的基地;在白龙江一带发展屯田,寓兵于农,把截了宋人北进的大门,为向四川用兵奠定了基础。在荆襄战场,采纳姚枢的建议,“以春去秋来之兵,分屯要地,寇至则战,寇去则耕,积谷高廪。边备既实,俟时大举”⑦。在两淮战场,命张柔移驻毫州,修路筑桥,通商贾之利。同时,河南经略司杨惟忠也在唐、邓、申、裕、嵩、汝、蔡、息、毫、颍等州开展屯田,以解决军队粮饷。!比¢奇,中¢蚊?王′ `更~芯·最`全.经此安排部署,蒙古军在东起陈、毫,中经襄阳,西至唐、邓的沿边一线和川蜀战场,皆置重兵,改以往以虏掠、骚扰为主的战略为屯驻重兵,亦耕亦守,屯田积谷,利则出战的军事进取与恢复经济并举的方针。

以往的对宋战争,巴蜀战场进展较大,两淮与荆襄因淮水与长江的阻隔,进展迟缓。蒙哥改变以往三条战线齐头并进的战略,依然采取当初灭金所用的战略。宪宗二年(宋淳祐十二年,1252),蒙哥命忽必烈远征大理,实行对南宋更大规模的包抄。

同旭烈兀西征一样,仍从东、西道诸王的大军中每十人抽二人,并派一名宗王随从忽必烈远征,以大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总督军事。同时,还有汉人董文用、董文忠兄弟和郑鼎所率的汉军。在进军之前,也照例遣人入大理先行招抚。三年(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忽必烈师至临洮,吐蕃首领、同知临洮府事赵阿哥潘又令其子率军从征。由于赵阿哥潘兄弟的支持协助,大军顺利通过叠、宕等吐蕃、羌人地区。+天?禧?晓?说*枉\ ·追·罪/辛?漳?节′

师至忒剌(又做塔刺,今甘肃省迭部县与四川若尔盖县接壤的达剌沟)后,兵分三路,“大将兀良哈台率西道兵,由宴当路(今四川阿坝草原);诸王抄合、也只烈帅东道兵,由白蛮;帝(忽必烈)由中道”⑧。

兀良哈台自忒剌经四川色达、甘孜、新龙、理塘、稻城、得荣一线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进军顺利。秋季,由旦当岭(今云南中旬境)进入云南。

古代风景画鉴赏忽必烈经阿坝草原沿大渡河西岸南下,一路招降牧区部落,鱼通(今康定东路)、长河(今泸定县大渡河西)、宁远(今石棉县与九龙县境)等地先后归降。然后渡大渡河,进入宋黎、雅之境。青羌五姓土司之一的杨土司部将高保四率先迎降,并引导大军招降了东岸部落。九月,忽必烈进攻黎州。过飞越岭(今汉源县西北),抵满陀城(即宋盘陀寨,今汉源县西北飞越岭至石城间)。留辎重于陀城,督军迅速南下,与西路会。十月,中路军于富林渡口再过大渡河。取古清溪道,经安宁河谷,“经行山谷二千余里”,十一月抵金沙江,以革囊及筏渡江。自北胜府汴头(今云南永胜境)渡江,再由丽江石关南进。中路所经为大渡河河谷地带,“山径盘屈”,有时不得不“舍骑徒步”,忽必烈历经艰难险阻,多次不得不由汉将郑鼎背负而行⑨。

东路取川西北通往内郡的古隘道,自忒剌至松(今四川松潘)、茂(今四川茂汶)二州。出岷江故道,经成都,进攻与四川南境相邻的大理白蛮地界。时余玠已死,新任蜀帅无能,四川防务废弛,东路军顺利通过宋军防线,下黎、雅,渡大渡河。

大理国拒绝招抚,加强防备。兀良哈台在降附的摩些部落(在大理北四百余里)的支持帮助下,进入察罕章(今云南丽江),攻下了不受招抚的部落,打乱了大理国的防御部署。十二月十三日,诸军毕集,包围大理城。十五日,城破。大理国主段兴智出奔善阐(今云南昆明市),国相高祥逃至统矢罗(今云南姚安),被追杀。

四年(1254)春,忽必烈班师,留兀良哈台戍守大理,继续征服尚未归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