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客将。而要命的就是郭待封。他是名将郭孝恪的二儿子。郭孝恪则是李从投唐之前就开始追随左右的副手,也是最亲的心腹。后来李亲征高丽,曾把郭待封带在身边,显然是为了给他这个老部下的儿子混点资历。但郭待封基本上没像样的功劳。这也还罢了,关键是这个郭待封自恃名门之后,很瞧不上出身低微的薛仁贵。所以,一路上不听指挥,“颇违节度”。行动不听指挥,这是军中大忌,焉得不败?
六、大非川之败(2)
唐军的战术部署,依薛仁贵的计划如下:一、把大本营扎在大非川,留两万人固守;薛仁贵自己率轻锐,迅速而出其不意地攻打乌海,吸引敌军主力;二、郭待封率主力大部队随后跟进,与敌军主力决战。这个战术部署,仍然强调“机动作战”。关键是要行动迅速。
从前半程来看,战争朝设想的目标进行。薛仁贵率前锋部队一路奔袭,多所杀掠,中间还俘获牛羊万计——这些牛羊大概是薛仁贵要用来做军粮的。最后薛仁贵顺利攻到乌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