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而且各个部门的考课结果,还要提交上级审核过。而这一年负责考核的,则是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他一看狄仁杰不过是个刚工作一年的新手,想必不会有什么突出成绩,说不定是走后门、拍马屁的结果吧。于是就很主观地否定了这个少见的“中上”成绩。张文瓘倒是护犊子,他很不服气地提出了异议,并将狄仁杰的工作成绩详细地做了汇报,刘仁轨一看大惊,果然是个好干部啊。他很为自己的失察而内疚,同时也惊异于狄仁杰工作的出色,当即给了他一个很罕见的“上下”。这可是非常罕见的高分啊。这一段插曲,一下子就让狄仁杰在长安的官场出了名。而这,仅仅是个开端。接下来的狄仁杰,一次又一次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终于有一次,狄仁杰让高宗皇帝也记住了他。
狄仁杰让皇帝印象深刻的事情,来自一次执法纠纷中,狄仁杰不顾高宗大发脾气而坚持己见,犯颜直谏。当时是仪凤元年(676),左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卫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昭陵(唐太宗的陵墓)中的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立即处死。狄仁杰却上奏说: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善才这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皇帝盛怒,狄仁杰却神色不变,仍然振振有辞,先是坚持有法必依:“现在依照法律,他俩罪不至死,而陛下坚持要杀,那么法律就无法取信于人,人们会很茫然失措,这样法律就失效了。”同时晓之以理:“现在陛下因为昭陵的一株柏杀了一个大将军,千载之后,人们会怎么评价陛下呢?如果我奉命杀了善才,那才是真正陷陛下于不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