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唐:如此江山 > 第39章完结

第39章完结

唐军形势一片大好。¨零′点~看,书+ _首^发?如果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安禄山的叛乱就会在短期内平定。大唐王朝也将继续延续他的太平盛世。安禄山自己也非常郁闷,五月份的时候,他将谋主高尚、严庄找来痛骂:“你们多年教我造反,说是万全之计。现在潼关被牢牢把守,数月不能进;北边的道路都断绝了,唐军四面包围着,我现在所有的只是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你们今后不要来见我了!”

从年初迫不及待的登基,到五月份的仓皇失措,可以看到安禄山的反叛并没有什么深谋远虑的政治目标,他更像一个赌徒。在他看来,从消极的角度说,他可以自保;从积极的角度来说,他可以过一把皇帝瘾。他其实并没有要开创一个王朝的理想。

在安禄山渡过黄河,攻克第一个河南城市陈留之后,因为得知自己在长安的儿子安庆宗被杀,怒不可遏的他下令将降军万人全部杀死,以泄心头之恨。如果是一个期待建立新王朝的政治家,必然要考虑到民心所向。而杀降,则只能给自己塑造起一个残暴无道的武夫形象。

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很满足于能在洛阳称帝,而完全失去了继续进取之心。?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向西,他没有全力去进攻潼关,向长安进发。如果他率领全军,乘胜追击,攻下潼关未必不可能。但他甚至都不愿亲自带队攻打,而只是派遣了一支数量不大的队伍,去攻击几十万人把守的潼关。

向南,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南方地区对于中央财政的重要性。如果他全力攻破南方两个据点,切断南方向关中源源不断的物资运输,恐怕唐王朝会很难支撑下去。要知道,当时南方的军力是相当薄弱的,完全不可能抵挡住叛军的全力进攻。

对在洛阳当大燕皇帝的安禄山来说,他派遣手下将领四面出击,只是扩大自己的地盘,掠夺更多的财富,让大燕国看起来更大,让自己更富有。如此而已。

还好,在唐玄宗的再次“帮忙”之下,安禄山幸运地再次捡到了大元宝。虽然哥舒翰死守潼关是上策,但玄宗已经对手握重兵的将领非常缺乏信任感,所以他一再派人去硬逼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可想而知。六月,叛军击败潼关出击的守军,接着攻陷潼关。无险可守的长安一片混乱,六月十三日,唐玄宗仓皇西逃。·卡_卡?晓,税¨网- !庚^芯′蕞+哙,

十一、只有一年的皇帝梦(2)

奇怪的是,在叛军攻下潼关后,安禄山遣使命令他们留守潼关,而不是立即直取长安。直到十天之后,他才派自己最得宠的将领孙孝哲进入长安。并且,也没有进一步追击唐玄宗君臣,而是让他们得以从容地逃到成都,让肃宗逃到了灵武。真是不可思议,简直让人怀疑他们在打假球。

虽然攻占了长安,但安禄山并没有前去长安耀武扬威。他只是让孙孝哲做了两件事,一是搜捕唐朝官员以及宗室等,大肆屠杀他痛恨和讨厌的人;二是“搜捕乐工,运载乐器、舞衣,驱舞马、犀、象,皆诣洛阳”。原来,唐玄宗在宫中有非常精彩的乐舞表演,特别是其中有舞马(会跳舞的马)百匹,能“衔杯上寿”,还有犀牛、大象,或拜或舞,简单地说,就是歌舞团和马戏团表演。安禄山当年看了之后,非常羡慕,现在终于得志了,当务之急就是要将这些歌舞团、马戏团先送来洛阳。

这段史实,《资治通鉴》有一段评论:“贼将皆粗猛无远略,既克长安,自以为得志,日夜纵酒,专以声色宝贿为事,无复西出之意,故上得安行入蜀,太子北行亦无追迫之患。”这里虽然说的是“贼将”,但无疑安禄山是“无远略”最严重的一个“贼首”。

攻破长安,是安禄山达到的最高成就了。他的成功建立在唐玄宗的骄奢昏庸之上,而他自己的目标无非是继承玄宗那些骄奢淫逸的生活。所以,可以断言,安禄山的大燕国必然不能长久。而事实上,他自己的性命也并不太长了。

首先是他的健康状况很糟糕,本来就有眼疾,不到一年就失明了,而且又患了毒疮,使得他很痛苦,政治军事的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心情愉悦。他本来就暴躁的性格变成狂暴——他经常性地责骂痛打身边的人,从侍者李猪儿,到大臣严庄,再到儿子安庆绪。这些人自然酝酿起了谋杀案。他们本来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