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quo;,运数也没有变得好起来。
撇开运数不谈,在朱由崧即位的当时,明王朝确有柳暗花明之意。从5月上旬闻悉崇祯死讯算起,短短一个月,顺利解决了新君就位的问题,今后各项事务的展开似乎有了保障。人们从诏书中看到,新君有力地强调着“燕畿扫地以蒙尘,龙驭宾天而上陟,三灵共愤,万姓同仇”,并立下“敢辞薪胆之瘁,誓图俘馘之功”的誓言[60]。考虑到诸多有利条件,就像皇帝承诺的那样,帝国将会翻开“更始”的一页。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以来,北京两易其手,南京也经过一番明争暗斗找到新的主人。此刻,它们就像两大高手,在中国这张巨大棋盘的两端同时各就其位,准备布子行棋、对垒博弈。好戏在即,粉墨已毕,我等只管持壶啜茗、定睛细看便是。
* * *
[1]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2008,第1页。
[2]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2005,第6071页。
[3] 顾炎武《圣安皇帝本纪》,《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96页。
[4]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2005,第6073页。
[5]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2005,第6078页。
[6]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第7页。
[7] 赵士锦《北归记》,《甲申纪事(外三种)》,中华书局,1959,第23—24页。
[8] 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