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梳理问题。最终我们也许发现,在一堆貌似杂乱无章而枯燥的数字中,所见所得更胜于各种叠床架屋的宏论。
二
人类一到了有国家的阶段,就发生财政这个环节。因为,一来国家存在共同利益,二来国家需要管理而管理又需要经费,故而财政的发生是免不了的。那么,国家财政从何而来?当然不会凭空而降,一分一厘都来自劳动者,每个劳动者把自己劳动成果交出一部分,共同形成了国家财政。换言之,国家财政源于税收,古代中国称之为赋税。赋税一词,原本是两个单独的字,以后逐渐并称,但自历史过程言,先有赋后有税,而且含意也不同,略作辨析可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
1920年初,胡适与胡汉民、廖仲恺之间,就井田制问题往还过几通书信,其中有如下的论述:古代赋而不税。赋是地力(书中误印为“地方”,我们代为更正)所出,平时的贡赋,同用兵时的“出车徒,给徭役”,都是赋。税是地租——纯粹的Land tax。古代但赋地力,不征地租。后来大概因为国用不足,于赋之外另加收地租,这叫做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