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365页。
[66] 李天根《爝火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409页。
[67] 李天根《爝火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413页。
[68]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2006,第330页。
[69] 李天根《爝火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409页。
[70] 文秉《甲乙事案》,《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530页。
[71]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2006,第331页。
[72] 《清实录》第三册《世祖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第117页。
[73] 梅村野史《鹿樵纪闻》,台湾文献丛刊第五辑《东山国语·鹿樵纪闻》(合订本),台湾大通书局,1995,第25页。
[74] 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二十,中华书局,1974,第3657页。
[75] 梅村野史《鹿樵纪闻》,台湾文献丛刊第五辑《东山国语·鹿樵纪闻》(合订本),台湾大通书局,1995,第25—26页。
[76] 《清实录》第三册《世祖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第117页。孟森《明烈皇殉国后纪》引此段时,标为《东华录》;包括后面对袁妃事的引证,均标《东华录》。盖《东华录》,史料上与《实录》同源,以国史馆在东华门内﹐故题《东华录》。现在习惯上视《东华录》《实录》为两种史料,孟森当时则未区分,特予说明。
[77] 孟森《明烈皇殉国后纪》,《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第30页。
[78] 孟森《明烈皇殉国后纪》,《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第42页。
[79]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2006,第333页。
[80] 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