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马离宫。
镇江金山寺,汪观清绘。
镇江因扼守长江而得名,自古为南京门户,亦有“京口”之称。前此五百年,韩世忠、梁红玉曾在此阻击金兵,令金兀术不得遂其到临安赏“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愿。眼下,重新崛起的金人后裔(后金、满清)驱兵复至,鼓帆一举而渡,终于登上长江南岸。
梅兰芳藏明代戏剧脸谱。
脸谱,是中国独特戏剧文化。它以装饰性手法,将人物品性固定为面部符号。这是中国式的人性思考。图中脸谱,为京剧泰斗梅兰芳所珍藏之明代脸谱,风格较后世京剧淡朴,我们已不知它们分别属于哪些人物,但资深的戏迷朱由崧想必很熟悉。
马士英墨迹。
如今,马士英留下的痕迹很少了,就连墨迹也是稀见的,但此人尽撤北防以应左良玉兵变的决策,却被认为对南下清军敞开大门。其实此事对明朝结局影响究竟多大,也很难说。可以肯定,明朝肯定不是坏在某一个人手上。
社会不能以共同福祉为诉求,个人分求自我利益之最大化,造成极端利己意念的盛行和顽强。表现于行为,愈知利己或利己能力愈强,愈能立于不败之地。相反,以国家、社会为念者,往往沦为弱者和败者,除非遇特殊时刻与条件,利己之辈畏缩不前,承其所让后者才可有所成就。在明朝,上述情形便极突出,社会依其奇怪的竞争法则,使唯知利己之人揽入各种权柄,把握诸多要津,以致国有大患甚而将亡亦乏人关心,关心的只是一己欲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极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理解不了,只是不予考虑,捞不够的焦灼和恐惧填满心胸,哪怕只比别人少捞一丁点,亦必龈龈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