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河以后,高欢自然要在填山上展现自己的伟力:玉壁城高吧,那我就要造一座比玉壁更高的山来。~优¨品,暁\税′王· \勉~肺^悦¨犊,东魏的士兵果然卖力,不久,他们人工堆积的土山便已拔地而起,快与玉壁城相平了。可城里的韦孝宽看出了高欢的险恶居心,也开始添砖加瓦,将原先城上的两座高楼连接,越造越高。大的战斗还未开始,两军在阵前比赛起造楼的技术来。这比赛是及其危险的,因为士兵们一边要忙着搭楼,一边还得防着对方的明枪暗箭。由于韦孝宽的天生条件优越,所以他的高楼始终保持着居高临下的优势,俯瞰着高欢新建的土山。与大自然相比,高欢的能量终究有限,由于士兵又伤亡不少,他最终放弃了和韦孝宽继续攀比造楼的想法。可他并不死心,向城内放话:“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此时的高欢依然还是志在必得,所以会狂妄地连计谋都敢向韦孝宽赤裸裸地宣布。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167
玉壁之战——高欢的挽歌
高欢说干就干,开始在城下挖凿地道——可怜那些本是驰骋疆场的鲜卑精瑞,却变成了建筑工人,在高欢这个大包工头带领下先是挖河,又是造山,此回又变成挖地道。′歆+捖^夲`鰰?栈. .更¢芯*最.快/
可高欢忘了,挖地道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专利——他的对手韦孝宽也在挖,而且挖得比他还深。当高欢的士兵还在观察地形准备掘地三尺、深入敌境时,韦孝宽早已未雨绸缪,抢先在自己的城内横着挖了条深沟。这样一来,只要东魏的士兵挖到城内,这条沟都会成为他们此次地下旅行的终点线。
当韦孝宽的手下已经在沟内以逸待劳,快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东魏的“土行孙们”终于千辛万苦地爬过来了。当他们掘完最后一掊土,以为重见天日时,等待他们的却不是鲜花和热情的掌声,却是无情的刀剑。后来西魏军人杀得连刀都懒得用了,一看到哪处土块在蠢蠢欲动地松动时,他们便把准备好的火种扔进去,又担心里头的火势不够猛,怕冻着里面的东魏兄弟,便在地道外使劲“煽风点火”,让大火烧得更猛。^山\八?看`书,王· ¨毋.错_内/容!可怜那些东魏士兵连这条终点线都没爬到,便在浓烟滚滚中丢了性命,极为悲惨。
虽然换到了地下,可高欢又输给了韦孝宽,一败涂地。但高欢并不气馁,因为他手中的王牌还有很多。这回他把进攻的目标又转向了城上,准备强攻。此回的高欢拿出了大家伙——攻城的战车。这战车极为威猛,凡所砸之处,全部摧毁。一直占着下风的东魏士兵终于扬眉吐气了。这下韦孝宽可得着急了——他那临时加高的两座城楼当时为了和高欢攀比,建筑质量可不太好,本身就属于“危房”级别的,万一被战车砸中,那是必倒无疑啊。而此二楼一倒,高欢便能夺回制高点,对城内危险极大。
韦孝宽的手下先尝试着用排楯抵挡了一下,结果那些临时拼接的排楯如同豆腐渣一样,被攻城车砸得到处横飞。这时的高欢得意洋洋,很是欣赏自己以石击卵的锐利攻势。可他却没有得意多久,因为韦孝宽又找到了对付他的法宝。这法宝说来还真有点不起眼:很简单的几块大破布。可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却在韦孝宽手里化腐朽为神奇,竟然挡住了战车的疯狂进攻。
当高欢的战车再次甩开胳膊,抡着大椎开始撞击城楼时。这时,玉壁城上慢悠悠地升出了几块很大的幔帐,还可能是刚刚拼接的。于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攻城车砸到何处,城上的士兵便举着这几块大布跟到那里。由于布的弹性好,战车的千钧之力砸在这块大布毫无作用,几乎成了废物。能达到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可见韦孝宽对老子“以柔克刚”的原理早已运用得炉火纯青。
高欢一看自己的战车被这些破布缠绕,施展不开手脚,马上又想到了对策——采取火攻,烧掉这些烦人的布幔。土山上的东魏士兵在竹竿上涂上松油,然后点上火,一时火焰漫天,朝着城楼扑去。高欢岂是凡人,不光是这些破布,连玉壁城这两座高楼他都要顺带烧毁——夺回高空优势。可韦孝宽早已胸有成竹。他让手下准备好了很多长钩子,并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