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孤悬月 回复日期:2008-6-3 8:47:36
听说是梁武帝萧衍规定佛教徒要吃素的,起因是梁武帝要纪念他去逝的爱妃,因而发明了“梁皇宝忏”法会。?狐/恋_文¢学` +追*嶵~新`章^劫?
封建统治者往往利用佛教麻痹臣民,可梁武帝却被佛教给麻痹了。
看来梁武帝对佛教是痴心绝对呀。
南朝很多皇帝的皇位是篡过来的,梁武帝的皇位也是篡过来的,所以他对别人不放心。要是当初给陈庆之的军队不是7千人而是7万人的话,谁能保证梁朝不提前变成陈朝?
这个说法有点意思。
作者:xsyssxcy 回复日期:2008-6-3 13:00:52
又让老鼠跑到前面,好不容易休息一天算是跟鼠兄耗上了,多谢老鼠在那边出手解我困境,握握鼠爪。
赵王自从有人接他的户口本后便从此君王不早朝了,我早就说过“婴儿的夜半啼哭总是胜过疆场上的金戈铁马之声,赵王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也被慈父的柔情代替了,古今天下兴亡事都付含饴弄子笑谈中。幸而言中。”
天津字母兄,消消气,打嘴仗还不就是图个乐嘛。\3+叭?墈\书·蛧/ ^最¢芯?彰-结~哽\薪`筷,
你放心,我已成了佃户了,为了过个安稳年,租子必然要交的。
作者:real_gz 回复日期:2008-6-3 13:52:33
赵王,
你写快点好不好?不会准备按照1:1的时间比例写这段历史吧?没那个命看完啊。。。随手写写吧,不用太反复斟酌词句,速度快点就行。兄弟给你行礼了
好的,我以1:10000比例来接着写。
梁引狼入室,引起侯景之乱,结果被陈代替。北齐代了东魏;北周代了西魏,最终灭齐,又被隋朝篡权。最后,杨坚一统三国。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183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梁武帝的冰火两重天
不管是风花雪月下的吟诵,还是皓首穷经的国学研究,这消耗掉的精力对萧衍旺盛的生命力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他还得寻找其他的方式。
于是萧衍成了棋迷,而且迷恋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经常拉着臣子下到天亮。·天′禧~暁*税?网` ?追?罪`辛!漳?踕!他还忘却君臣之别,和臣下赌棋。当然,他们的赌注比一般的钱物要高雅一些,是奇石和古籍。最后那位赌输了的臣子还赖掉了赌注,萧衍也是一笑了之。萧衍的棋友众多,白袍将军陈庆之更是他随叫随到的棋友,两人常昼夜混战。战事如棋,陈庆之肯定从他们的对弈中受益匪浅。
不过,也有坏事的时候。有回,萧衍正和棋友杀得天昏地暗,而底下刚好有位高僧等着被召见。左右启奏客人已到,却听见萧衍高声叫喊:“杀。”结果那位可怜的高僧不明不白地便成了刀下之鬼。而这时的萧衍却浑然不觉,继续下棋。等他下完棋后,他还催促手下赶紧召见那位高僧,而不知这和尚早已人头落地。
而他的那一声“杀”,其实为的只是要杀掉对方的一条大龙,一时兴起喊的。
此外,萧衍还精通阴阳、纬候、卜筮、占决、草隶、尺牍。一句话,凡是三教九流的东西,他样样玩得转。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苏东坡:他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和这位川蜀之地的天才相比,萧衍并不逊色。他是一个一流的诗人,博学的儒学研究者,国手级的棋手,精通阴阳的算卦高手,他还擅长书法,精于画画。但他有一样是苏东坡一辈子都学不会的——他会杀人,他精于骑射和排兵布阵。
苏东坡精力再旺盛,兴趣再多,始终摆脱不了文人的形象;而萧衍能文能武,他是个可怕的十项全能者。
萧衍在还是臣子的时候便是打仗的高手,曾杀得北魏的王肃、刘昶十万人马只剩得单骑逃走。他的军事才能还得到了死敌——北魏孝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