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77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冒险起家
池塘纵然安逸,却非蛟龙翻云覆雨之所!岭南之地纵可称霸一方,却只能偏安一时,并非久居之地,欲立不世功业,必得北上!
如此权衡过后,陈霸先决意北进。.k¨a*n′s~h¨u+q+u′n?.¢c,o?m/初到岭南之地,他的谋生之路算是九死一生;可没曾想离开岭南,也是困难重重:萧勃指使的打手在路上当起了车匪路霸,布下重阵阻拦陈霸先离开,最后被陈霸先打跑。
在岭南的几年里,陈霸先也积攒了点家底——临行时带走军马三万,粮食五十万担(这也难怪萧勃肉痛)。有了这家底,无论投奔谁,都得赏脸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乱世中有兵有粮,谁见着不欢喜。
在这次北上途中,陈霸先还收附了日后最为倚重的一位将领——侯安都。侯安都,是始兴当地的一个土豪,手下也有兵丁三千,很是勇猛。-1¢6·k-a-n.s!h·u_.¨c¢o!m_比起陈霸先来,他文绉绉的功夫要高一些,能文能武。
而另一猛将周文育并非主动投怀送抱,而是被陈霸先打服的。周文育也是吴人,入伍后勇冠三军。他曾为夺回上司的尸体,身中九创,其男儿血性,当时颇得白袍将军陈庆之的称誉。
兵强马壮,又有此两员猛将相助,陈霸先更是如虎添翼,此次北上赶考信心颇足。
等陈霸先还北的时候,萧家的内斗已经基本结束,萧绎成了他唯一的选择——这个时机也是陈霸先选择好了的。龙争虎斗后,尘埃落定,他就不用瞻前顾后,生怕站错队伍了。
虽是主动投怀送抱,可由于初来乍到,毕竟不像王僧辩、王琳等老手下受萧绎信赖,可结果不算太坏:陈霸先终于从岭南的一个“土诸侯”一跃成为朝廷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
接下来的事情有点顺风顺水:在王僧辩和陈霸先的合攻下,侯景被灭;紧接着,曾引狼入室的萧绎最后也被狼吞没了。王僧辩做了实质性的头把交椅,陈霸先暂居第二——头上的那个小皇帝已明显是摆设了。/0/0?小?税*惘. ,冕/费·跃¢毒,
王僧辩非常看重陈霸先,为笼络人心,还让自己的第三子娶了陈家的姑娘。不过,中国的联姻基本都是互质型居多,一到关键时刻,血缘关系都没用,这嫁女娶妻的更无足轻重了。
王僧辩把陈霸先安排在镇江,看守建康城的东大门。从一个小混混混到今天的万人之上,这个吴兴小土著应该心满意足了吧?
不满足!陈霸先还有更大的野心:他要成为王僧辩,还有王僧辩上面的那个人。这风险很大,论实力,论影响,论根基,陈霸先哪一方面都不占优。
王僧辩虽然用兵有方,可政治的火候远不比陈霸先。在拥立萧渊明和萧方智的问题上,王僧辩迫于北齐的压力,鼠目寸光地选择了萧渊明。陈霸先四次遣使苦争,可王僧辩还是固执己见——选择了萧渊明。
一旦政见上出现裂痕,尤其在拥立这种命运攸关的大事出现裂痕,基本上便是分道扬镳了。可王僧辩很善良,他只知道拒绝陈霸先,却不准备提防他。这是极其幼稚的,他不想想:如果萧渊明上台,一旦站稳脚跟,会善待陈霸先吗?而陈霸先会不会有这种担忧呢?他有担忧的话,还会和自己一条心吗?一旦不是一条心,他下一步会干什么呢?
政见不合,那只有反目成仇了!可王僧辩只记得防御外患,却不知道提防内贼!他还沉浸在陈霸先给他三十万担军粮的慷慨中,沉浸在陈霸先和他的联姻的喜悦中,无比信任陈霸先。
选择和王僧辩一刀两断,对于陈霸先而言也是冒险。王僧辩代表的是朝廷,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实力上,都比他强大。除了突袭,陈霸先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
可陈霸先唯一也是最关键的优势,便在于他拥有王僧辩对他的信任,他可以暗中下手。对于一个信任自己的人下手,是残忍的,可这是陈霸先的唯一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弃。
这绝对又是一次冒险!
所有的士兵都被欺骗了。行军前,陈霸先告诉他们此行是去抵御北齐的军队。唯一知道目的地的只有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