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 第10章完结

第10章完结

后一句是“未知能有几人看”,大意是说月色清寒,照在栏杆上,但在深夜中无人欣赏的意思。那时我大概只有十一岁,从此以后就引起了我写诗的兴趣。

伯父喜欢藏书,特别是一些收藏家卖出来的古书,他只要看到,都是尽量买下,所以我家的书特别多。我家的五间南房三间做了书房,跟图书馆一样,一排一排都是书架,那时辅仁大学的很多老师、同学都喜欢到我家来找书、查书。伯父喜欢跟我谈书,我也喜欢看书,常常是我想起来看什么书,就跑到书房搬来一套。我们住的西厢房的堂屋靠南墙有一个大躺箱,箱面比现在一般的写字台都大,上面被我堆满了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套《辛稼轩词集》,是元代大德年间的木刻版,字特别大,看起来很舒服,那种感觉我现在还记得。我觉得那时我家到处都是书,除了书房的架子上、堂屋的躺箱上,就是衣柜的顶柜里也都是书。我常常登梯爬高地踩着桌子去翻书,三叔写诗的小本子就是我从顶柜里翻出来的。可惜的是这些书一本也没有保存下来。1974年我第一次回国时,我弟弟说“大跃进”时,因为街道要用我家五间南房办公共食堂,他就把那些书很便宜地都给卖了。

伯父的诗我很少见过,只是常常见他写对联。亲戚朋友有谁过生日、结婚,他就写一副贺联。有人去世了,他就写一副挽联。写完之后,伯父经常拿给我看,跟我谈说。那时过年家家都贴春联,我骑自行车出去给长辈们拜年时,伯父就让我仔细看看哪一家的春联写得比较好,回来告诉他。可是我们家门口当年倒是不贴春联的。据说祖父在世时原是贴春联的,联语是:“春染旧山青,暖消残腊雪;柳舒新翠绿,梅寄隔年华。”我还记得伯父每年都要新春试笔,新春试笔是在大年初一,伯父拿一张纸,来写一副对联,而且一定要启用一支新的毛笔,大多是用“七紫三羊毫”。伯父说因为纯粹的羊毫太软,紫毫是硬毫,这七紫三羊毫硬中有软,正合适。他写的新年联语,多是用这一年的干支作一个嵌字联。记得乙酉年伯父写过:“乙夜静观前代史,酉山深庋不传书。”“乙夜”是夜里的二更天,古人常说“乙夜观书”,是说读书到深夜。“酉山”指的是大酉山和小酉山,是古代藏书之处,见于《元和郡县志》,“庋”是收藏之意。戊子年他写过:“戊为吉日诛蟊尽,子绍箕裘号象贤。”(戊句出于诗经《小雅·吉日》:“吉日维戊,既伯既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