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 第47章完结

第47章完结

两年后,我离开了二女中,只在台大教两个班大一国文。~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了,但这时许先生已担任了淡江大学中文系的主任,许先生坚持邀我去淡江大学教大二中文系第一班学生的诗选课。当淡江大学陆续又增开了三年级的词选和四年级的曲选课时,许先生就把这些课也都交给了我去担任,另外我还开过杜甫诗、陶谢诗、苏辛词等课程。

不久,我的母校辅仁大学也在台湾复校了,戴先生又被聘去做了辅仁大学中文系的主任。于是戴先生又邀我去辅仁大学教诗选、词选等课程。辅仁大学是我的母校,又是戴先生邀请,当然我不能推辞。那时我在台大教了一班大一国文,一班历代文选,国文这一班是联考中总分平均最高的一班,人数很多,批改作文要花费不少时间;还有淡江大学那里的诗选、词选、曲选、杜诗都要我教,还有夜间部的课。所以戴先生找我时,我就告诉戴先生我实在太忙了。戴先生也怕我过于劳累,就跟台大中文系主任台静农先生商量,免去了我在台大所教的大一国文、历代文选这些要批改作文的课程,改开了一门杜甫诗的专书课程。戴先生非常关心我,一再叮嘱我一定要把这门课教好,因为国文、历代文选都是普通的课,而杜诗是专书课程。*咸′鱼!看_书!枉* .蕪_错.内^容.为了这件事,戴先生还多次到我家帮我排课时,告诉我不要和其他的课冲突,影响学生选课。戴先生还把他原在台大担任的诗选课也让给了我去教。这样我在台大就只有两个班的专书课程了。我在台大、淡江、辅仁三个学校所开的课程基本都是一样的,这不仅更有利于我的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且相对来说,也减轻了我的备课负担。

另外还有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广播电台开设的大学国文课,原来是许世瑛先生教,许先生是深度近视,看东西都是放到鼻子上才能看见。后来连放到鼻子上都看着费劲了,几乎到了半盲的状态。连广播大学的国文课本,他看起来都非常困难,许先生就想把这门课也让给我去教。我因为工作太忙,三个大学七个班的课,还有夜间部,所以一时没有应承,拖了很久,大约半年以后,终于在许先生的鼓励和坚持下,不得不勉强答应下来。因为我到台湾以后,彰化女中就是许先生介绍我去的,台大也是许先生介绍我去的,广播大学许先生介绍我去,我也不好推辞。很多友人都感到奇怪,以我当年在台湾时身体那么瘦弱,怎么能担任了这么多的课程。其实这全都是许先生与戴先生两位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关爱的结果。-齐.盛.暁*说+蛧_ ,追/罪_鑫/璋/劫~而我这个人天生就是吃教书饭的,对两位老师又常存知恩感激之心,所以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都尽了我最大的努力。

这两位老师也不仅仅是对我这一个后学晚辈有所关爱,戴先生为人的温仁宽厚,许先生对学生的奖励提携,我相信这是两位老师所有的弟子们,都深有体会的。只不过因为我认识两位老师的时间较早,又都是我在老家北平时认识的。那时许先生住在我家外院,戴先生常常来看望许先生。因此在我的心理和感情中,总觉得这两位老师与我的青少年时代的生命,有着一种特殊密切的关联。许先生逝世时,我正在温哥华,我写了一首诗来悼念许先生,诗题是《许诗英先生挽诗》:

海风萧瑟海气昏,海上客居断客魂,日日高楼看落照,山南山北白云屯。故国音书渺天末,平生师友烟波隔,忽惊噩耗信难真,报道中宵梁木坼。先生心疾遽不起,叔重绝学今长已,白日犹曾上讲堂,一夕悲风黯桃李。我识先生在古燕,卅年往事去如烟,当时丫角不更事,辜负家居近讲筵。先生怜才偏不弃,每向人前多奖异,侥幸题名入上庠,揄扬深愧先生意。世变悠悠几翻覆,沧海生桑陵变谷,成家育女到海隅,碌碌衣食早废读。何期重得见先生,却话前尘百感并,万劫痴空恋字,三春花落总无成。旧居犹记城西宅,书声曾动南邻客,小时了了未必佳,老大伤悲空叹息。先生不忍任飘蓬,便尔招邀入辟雍,有惭南郭滥竽吹,勉同诸子共雕虫。十五年来陪杖履,深仰先生德业美,目疾讲著未少休,爱士推贤人莫比。鲤庭家学有心传,浙水宗风一脉延,遍植兰花开九畹,及门何止士三千。问字车来踵相接,记得当年堂上别,谓言后会定非遥,便即归来重展谒。浮家去国已三秋,天外云山只聚愁,我本欲归归未得,乡心空付水东流。年前老父天涯殁,兰死桐枯根断折,更从海上哭先生,故都残梦凭谁说。欲觅童真不可寻,死生亲故负恩深,未能执绋悲何极,更忆乡关感不禁。前日寄书问身后,闻有诸生陪阿母,人言师弟父子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