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分珍重主人心,酒美无多细细斟。.求¨书^帮\ \庚*歆.最,筷^案上好书能忘晷,窗前嘉树任移阴。吝情忽共伤留去,论学曾同辩古今。试写长谣抒别意,云天东望海沉沉。
海陶玮先生翻成英文:
About to go,I deeply feel my host's concern;
When fine wine is scarce,pour it carefully.
With good books on the table we fet the time.
The stately tree puts on its changing hues.
Reluctant on impatient,stay or leave,someone's hurt.
We have studied together,debated past and present.
I'll try to make this song convey my parting thoughts;
Clouds in the eastern sky,the ocean is deep.
2000年6月,我去台湾参加“中研院”主办的第一次汉学会议,在台湾开会时,我碰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王德威先生,他问我2001年春天能不能到哥伦比亚大学客座一个学期。_求?书.帮¢ *埂¢新?嶵\全`我那时已经退休了,每年只是暑假以后到南开来,因为他说是春天,我比较有空暇,就答应了他。
2001年春天,我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距离波士顿有四个小时的车程,我就利用春假去了哈佛。因为我在哈佛大学生活过很多年,熟人朋友也多,趁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
1966年我刚到哈佛的时候,认识了赵元任的女儿赵如兰,她是哈佛东亚系唯一的女老师,而且是中国人,我跟她很熟。赵如兰在东亚系教语言,同时还在音乐系教中国音乐。赵如兰让她的一个学生来整理中国诗词的声律,有一些问题就来找我。赵如兰还让我诵读中国的古典诗词,她亲自给我录音,还录了一段像。这些录音、录像我还都保存着。1968年赵如兰还让我给她父亲赵元任先生创作的歌曲填写歌词,我就填了一首《水云谣》,前面我写了小序:
一九六八年旅居美国康桥,赵如兰女士嘱我为其父赵元任先生所作之歌曲填写歌辞,予素不解音律,而此曲早有熊佛西先生所写之歌辞,因按照熊辞之格式试写《水云谣》一曲:
一 云淡淡,水悠悠,两难留。白云飞过天上,绿水流过江头。云水一朝相识,人天从此多愁。
二 云缠绵,水沦涟,云影媚,水光妍。白云投影在绿水的心头,绿水写梦在云影的天边。水忘怀了长逝的哀伤,云忘怀了飘泊的孤单。
三 云化雨,水成云,白云愿归向一溪水,流水愿结成一朵云。/l!k′y^u/e·d`u¨.^c~o?m+一任花开落,一任月晴阴,唯流水与白云,生命永不分。
四 云就是水,水就是云,云是水之子,水是云之母。生命永相属,形迹何乖分,水云相隔梦中身。
五 白云渺渺,流水茫茫,云飞向何处,水流向何方。有谁知生命的同源,有谁解际遇的无常。
六 水云同愿,回到永不分的源头,此情常在,此愿难酬。水怀云,云念水,云飞水长逝,人天长恨永无休。
这次我回哈佛,跟赵如兰、胡嘉阳还有方光珞都见了面,胡嘉阳是我在台大中文系教过的学生,她在国外读了图书馆专业,后来就留在了哈佛燕京图书馆负责中文部门的工作。多年来每次我来哈佛都是她去机场接我,帮我安排租房子,并开车带我出去买菜办事。她没有结婚,没有家累,对我照顾得十分周到。
2001年我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短期讲学,还见到了一些老朋友。每次有一个新人来的时候,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就邀大家吃一顿饭,互相见个面。这次吃饭的时候,王德威邀请了哥伦比亚大学已经退休的老教授夏志清先生。夏志清先生是研究小说的,我在美国百慕达和贞女岛参加的那两次会议他也都参加了。我是1966年认识他的,说来已经三十五年了。那时我们一起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