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宋王朝 > 第127章完结

第127章完结

虽然墓志铭中通常未免对死者有溢美之辞,但却侧面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宋江并未俘获方腊,当时他甚至还在自顾不暇地迎战朝廷的征讨。`x~q?u·k?a_n.s.h¢u*w-u/.-c?o′m!

另外一种说法是《宋史》中说韩世忠俘获了方腊。宣处二年,方腊谋反,扬言数十年推翻宋朝,江、浙一带的官僚大族人心惶惶,惟恐祸及己身。朝廷则四方调兵赶赴江浙。当时韩世忠只是一个小小的偏将,也随军出讨方腊。

队伍到达杭州,方腊起义军的活动十分频繁,规模也很大,众将都束手无策,独独韩世忠派兵二十多人伏击在北关堰,一等到方腊起义军出现,韩世忠率埋伏的将士冲出,起义军大败而逃。之后,在睦州清溪洞之战中,方腊起义军经不住征讨大军的攻击。很快溃散了,方腊则准备逃路以图东山再起,然而韩世忠对方腊一伙穷追不舍,直追至睦州清溪洞,方腊率残余部将以岩屋为穴,不肯出来。

征讨各将毫无计策,这时韩世忠悄悄走下山向山野百姓寻问到入洞路径,而后挺身而出,从暗路直捣方腊老穴,将方腊从洞中赶出。′2*c′y/x~s\w/.?o`r*g_

恰好此时,忠州防御使辛兴宇带领军队赶到洞口擒住了方腊,于是将擒方腊之功掠为己有,韩世忠本人憨厚率直,职位又仅是偏将,远远低于辛兴宇忠州防御使的官职,所以也就不与人争功,让辛兴宇去领了大赏。

前面关于宋江擒获了方腊是民间小说中的说法,其中为增添艺术感染力有一些虚构的成分,而韩世忠力擒方腊是出自正史记载,可信度较高。

第二十章

宋徽宗宠信蔡京徽宗对蔡京信任有加,将朝中大事都交给他处理,蔡京于是成了朝廷中的权臣。

宋徽宗喜欢蔡京的字徽宗喜欢以字识人,蔡京本来是个无名小卒,可是因为写着一手好字,所以深得徽宗喜爱,官职逐渐越做越大。哲宗前期,蔡京曾任户部尚书,后来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徽宗即位后,臣僚上书说蔡京专爱钻营,因此被贬官杭州。

一日,蔡京正闷闷不乐地斜躺在太师椅上,忽然一个贴心的侍者兴冲冲地走了进来:“老爷,好事来了!”“什么好事?”蔡京一下子站起来问:“童贯到了杭州。!鸿*特¢小+税*网* *嶵\鑫?蟑′节_哽?芯\筷,”童贯是徽宗非常宠爱的一个宦官,蔡京原来就想和他拉拉关系,正苦于无法接近,不想侍者如此善解人意,把这个消息搞到了,这真是天赐良机。接着,侍者又告诉蔡京,童贯这次来杭州,是替皇上搜求字画、珍玩的,这更是令蔡京喜出望外,他真想马上见到这位皇帝面前的红人。但一想,白天童贯那儿客人一定很多,自己是个获罪之人,与宦官结交已招惹嫌疑,更不好深谈些什么,于是吩咐侍者:“晚饭以后,准备五千两银子,随我去童贯那儿。”

蔡京为什么听说童贯来杭州搜求宝画便如此高兴?原来,蔡京的书法、绘画也是一流的。当年,他在翰林院供职,手下有两个属员对他极为殷勤,大热天一人一把白团扇,轮流为他扇风纳凉,蔡京一喜之下,在他们俩的扇子上各题杜甫诗一首。几天之后,这两个人忽然穿戴一新。原来,这两把题有蔡京字迹的扇子,不知怎么被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看见了,用几万贯钱的高价把扇子给买下了。可见徽宗对蔡京的书法是极为欣赏的,这次童贯来东南搜求字画,只要打通他的关节,由他把自己的字画转送给皇帝,最好顺便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自己今后不仅能摆脱目前沦落失意的光景,还可能飞黄腾达。

蔡京打通童贯的关节一切都如蔡京想象的那样顺利,天刚黑,蔡京便乘了一顶小轿来到了童贯的住处,递上名刺(名片),即由童贯手下人引入正厅。因为蔡京是获罪被贬之人,童贯在厅内迎接,拱手落座之后,蔡京又说了一番旅途劳累之类的套话,接着二人便谈起东南的名草,西湖的山水来。童贯自然知道蔡京的醉翁之意,他也很清楚本朝素有厚待文官的家法,朝臣中几起几落的事是常见的,因此他对蔡京并不敢有所怠慢。更紧的是,像蔡京这种急于重返政治舞台的人,身上更有油水可挤。果然,蔡京起身告辞之前,要他那位侍者捧上了红布包裹的五千两银子,并用一种很不经意的口气说:“一点薄礼,不成敬意,望童大人笑纳。”那个时候,官蔡京场中送礼之风极盛,时人称之为“通关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