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旧五代史》卷八九《桑维翰传》。
②《长编》卷一九。
③《长编》卷一七。
④⑤《宋史》卷四《太宗纪》。
⑥《辽史》卷八三《耶律学古传》。
⑦⑧《辽史》卷九《景宗纪》。
⑨《宋史》卷四《太宗纪》。
雍熙北伐辽干亨四年(982),辽景宗耶律贤病故,由其子耶律隆绪继位,是为辽圣宗,时年12岁,改元统和。因耶律隆绪年幼,故耶律贤临终前遗诏由皇后、耶律隆绪生母萧燕燕(汉名绰)摄政。其后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
耶律隆绪印萧燕燕本为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耶律贤即位后,册封其为皇后。史称她“习知军政”①。耶律隆绪初立,承天皇太后临朝称制,辽廷内部极不稳定,军政大权多握于宗室贵戚手中。且国主年幼,朝臣多怀观望的态度。南邻的宋朝不断窥视幽云之地,随时可能再度出兵北进,形势十分紧张。承天皇太后毅然启用守卫南京幽都府(今北京西南)有功的南院枢密使韩德让(后受赐姓名耶律德昌)总领宿卫事,后又兼政事令;任命于燕京(今北京西南)、瓦桥关(位今河北雄县西南)二度大败宋军的北院大王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兼南面行营总管,总领南面军务,许便宜从事;提升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为枢密副使,继而进为北院枢密使、都统。几位受宠重臣同心戮力,共同辅佐辽帝、太后,使辽朝政局很快得到控制,并迅速趋于稳定,国内各种矛盾亦得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