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宋王朝 > 第190章完结

第190章完结

首先废罢进士科考习试诗赋,令只专习二经。′r`a?x~s_w_.¢c!o-m,赵煦还下诏令京师及地方学校官员,凡未经制科、进士和学校上舍生而人仕为官者,一律罢免。并且解除元祐年间习不许进士科考时引川王安石《字说》的禁令。又令蔡卞议定国子监三学及各州州学学制。

对于官吏的选拔升迁与贬黜,亦注重对其政绩的考核,赵煦亲政不久,即令监司每年督察州县地方长官的治绩,将其中有突出成绩者上报朝廷。绍圣三年,又令按照元丰改制所订职事官以行、守、试三等确定俸禄与官级。

历绍圣、元符年间,以章悖为首的变法派基本遵照熙宁新法和元丰改制的内容推行新法,其间亦针对新法过去实施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加以改革和调整,因此“绍圣绍述”仅仅是依章行事,几乎无所创新。

在废罢旧法,恢复新法之时,章悖、曾布等宰执一反守旧派屈服妥协的对外政策,对西夏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以“浇攻挠耕”之策迫使西夏军队处于被动的境地,而无法集结进犯宋疆。绍圣二年八月,宋廷终止与西夏关于订立两国疆界的谈判,采取进筑寨堡,拓土扩疆的战略,在泾原路、鄜延路、环庆路等西北沿边地区修筑了坚固的防御T事,先后建成寨堡50余处,使千里之地成为阻止西夏军队入侵的防线,元符元年十月,宋夏间爆发平夏城之役,宋军一举击败30万夏军,并且占据河东路西北、陕西路横山至天都山一线的战略要地。-精`武.小_税,旺¢ ?追*嶵?歆!彰_踕.这一系列的战绩,不仅扭转了长期以来宋廷对西夏所处的消极被动的局面,也迫使西夏于次年“叩关”⑥求和。二年,变法派控制的朝廷再度发兵攻占吐蕃族占据下的青唐(今青海西宁),改青唐为鄯州,邈川(今青海乐都)为湟州。不久,吐蕃族大举反抗,宋将种朴阵亡,宋廷被迫放弃青唐撒退。

然而绍圣、元符年间的变法并未像王安石变法时那样,为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政局而认真贯彻执行。在赵煦亲政的六年中,变法派更多的精力是投入到打击守旧派及消除影响的斗争中,因此绍述最突出的一点是巩固了变法派的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变法派内部又不断出现内讧和分裂。握有枢密院大权的曾布虽以变法派自居,但在王安石变法后期,曾上疏反对推行市易法,而与吕惠卿分裂。绍圣初年,他更千方百计阻挠吕惠卿回朝任职。\d¨a?s_h,e+n^k?s′.*c^o_m+其后又攻击章悖引用小人,专恣弄权,甚至借对守旧派官僚的罢贬,指责他是“报私怨”。

还别有用心地指责章悖和蔡卞于朝中培植党羽。而原来政见一致的章悖与蔡京、蔡卞兄弟。也因权势之争渐生积怨。变法派内部的相互倾轧,极大地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严重影响了新法的深入推行。

元符三年(1100)正月,赵煦病逝,庙号哲宗。皇太后向氏为皇亲国戚中的守旧派势力,当权后即再度起用守旧派官僚,任用韩琦之子韩忠彦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悼等一批变法派官僚则相继被贬出朝。以继承神宗新法为宗旨的“绍圣绍述”遂告废止。

注释①《宋史》卷三四○《苏颂传》。

②蔡僚《铁围山丛谈》卷一。

③④《宋史》卷尸八《哲宗纪二》。

⑤《宋史》卷三四三《林希传》。

⑥《宋大诏令集》卷六三。

崇宁绍述年仅25岁的赵煦病逝后因无子,在选立帝位继承者的问题上,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严重的分歧。哲宗母向太后提议立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异母之弟端王赵佶为帝。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悖则主张立哲宗异母长弟、申王赵佖为帝,或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为帝,反对立赵佶为帝,认为他“轻佻,不可以君天下”①。支持向太后的知枢密院事曾布、尚书左丞蔡卞等人竟于朝廷上呵斥章惇:“听太后处分。”②向太后遂决策,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自己则“权同处分军国事”。

赵佶即位之初,朝廷大权实际掌握在向太后手中。她早在当宋神宗赵顼皇后时,就曾公开反对王安石变法;及其当权,即起用守旧派官僚,首先任用神宗时的著名守旧派代表人物韩琦之子、吏部尚书韩忠彦为门下侍郎,又以资政殿大学士黄履为尚书右丞。四月,又擢升韩忠彦为尚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