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虽就擒,而友党散走浙东,‘贼’势尚炽”。*如\蚊?王. `吾\错/内_容\⑥起义军余部转移浙东后,与在这里坚持抗宋斗争的义军首领吕师囊、裘日新、霍成富等各支义军共同战斗。童贯派遣郭仲苟、刘光世、姚平仲等将领率部分兵进攻义军。郭仲荀进兵三界镇,裘日新组织义军迎击失利。姚平仲兵进义乌(今属浙江)等县,攻占裘日新的石洞,裘日新战死。刘光世一部进剿婺、衢等地的义军余部,致使浙东义军遭受巨大的损失。
闰五月初,宋廷以方腊义军已遭镇压,北方与辽战事正紧,下令将大部分宋军调往北方,仅留2.5万军队继续剿灭剩余的义军。下旬,方腊起义军余部在方五相公,方七佛率领下仍坚持斗争。宋军在姚平仲的统领下攻陷台州仙居境义军据点招贤等40余洞。六月,吕师囊率义军转移黄岩(今属浙江),宋将折可存追击至山区受阻。义军扼守断头山,凭借山势抵抗,宋军死伤甚众,多日不得前进。宋将杨震指挥兵士自山后包抄,义军战败,吕师囊等30余位首领遇害。七月,义军首领俞道安率义军,号称10万人,自永嘉(今属浙江)转战乐清(今属浙江)等地,并于乐清重创宋军,随即又攻打温州(今属浙江),攻城30多天未破,遂转入处州境内永康山谷中。?微_趣~暁-税′ /更.鑫′罪¨哙.十月,宋军进山围剿,俞道安战败牺牲。
尽管各支起义军相继被宋军镇压,但余众仍于两浙地区继续坚持斗争,杀官吏,捕官军,直至宣和四年,才基本被镇压下去。
注释①曾敏行《独醒杂志》。
②《青溪寇轨》附《容斋逸史》。
③方勺《泊宅编》卷五。
④《宋会要辑稿·兵十》。
⑤《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五。
⑥《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一。
黄淮义事政和元年(1111),赵佶任用宦官杨戬设置“西城括田所(西城所)”,京东地区百姓倍受其害,或赋税额巨增,或田产被括为公田,不服上诉则惨遭酷刑,冤死者数以千万计。方圆数百里的梁山泊也被西城所括占,对湖上渔户依保甲法进行编制,并于渔船上刻立标志,禁止其他船只进入梁山泊。.墈′书~君? *首,发,凡渔民人泊捕鱼、采摘莲藕等,一律定立赋税,按船只大小交纳税收。更有甚者,杨戬还令州县于常赋之外,再增租钱10余万贯,遇天灾常赋可减免,而租钱不减。百姓无以谋生,“相聚为盗”,奋起反抗宋廷的残酷剥削和压榨。
重和元年(1118年)、河北、京东地区遭受严重水灾,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宣和元年(1119),以宋江等36人为首的农民于京东起义。他们活动于青州(治今山东临淄)、齐州(治今山东济南)、单州(治今山东单县)、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之间,间或出入于京城开封附近。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贪官污吏和追剿的宋军,使州县官府一筹莫展。宋廷对宋江义军恨之人骨,称其为“京东贼”、“河北剧贼”。二年十一月,宋廷调歙州知州曾孝蕴为青州知州,令其专事镇压宋江的义军。但因此时两浙路方腊起义迅勐发展,曾孝蕴又改任睦州知州,参与镇压两浙地区农民起义。由于宋廷将大量的兵力投入江南,给宋江在河北、京东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他率领义军,“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①。赵佶见武力镇压宋江义军未能奏效;遂改用诱降、招安之策。中书侍郎侯蒙认为宋江“才必过人”,上书赵佶称:“今青溪盗起,不若赦(宋)江,使讨方腊以自赎。”②随即受任为东平府(郓州)知府,负责招降宋江。他未及赴任,即病亡。
宋廷的武力镇压和招安诱降都未能使宋江就范,相反义军声势愈发壮大,“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吏多避匿”③。郓州(治今山东东平)及梁山泊地区成为宋江起义军的重要根据地。不久,宋江率领义军南下,途经沂州(治今山东临沂)时,向知州蒋圆借道。蒋圆施以缓兵之计,义军过于轻信,未加提防。待蒋圆指挥宋军发起突然袭击时,起义军措手不及,伤亡惨重,只得退回郓州等地。宋江重新集结力量,三年初,他再次统领义军南下,攻陷沂州、淮阳军(今江苏邳县东)。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