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直簸蛟龙窟。
蛮邦海外纷如埃,语言屡译犹致猜。
忽惊汉使浮槎至,疑是天兵乘雾来。
我皇声教已遐普,天威更欲扬远土。
殊方从此识中华,异宝因之输内府。
昔闻汉帝开西域,亦越唐皇启北庭。
黩武久蒙青史诮,洪涛何事更长征。
人言让帝遁西极,此举意在穷其迹。
被褐已辞黄屋尊,泛舟宁作沧波客。
何妨尺地使容身,应念高皇共本根。
徒使狂涛填勐士,几曾穷岛遇王孙。
宿师海外余十载,让帝行踪意安在。
遗事人传三宝名,穷兵徒发千秋慨。
诗中的“三宝”,即七下西洋的太监郑和。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他在洪武年间入宫当了一名小宦官,起初是在燕王朱棣的藩邸内任职。“靖难之役”中,郑和出人战阵,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提升为太监,并被赐名“郑和”,世称“三保(宝)太监”。对此,郑和的老家昆阳,迄今还流传的一句俗语说:“马不能登殿,皇帝赐姓郑。”显然,“赐姓”之后便可“登殿”,也就是说得到了明成祖的赏识。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出任内官监太监,不久又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了朱棣得力的内臣,并奉命出使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