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宸濠久攻安庆不下,气急败坏,突然听到王守仁已攻下南昌,大为惊恐。′k!a-n!s`h′u^c_h¢i,./c+o\m¢谋士李士实等人劝其千万不可回师,应离开安庆,直攻南京,如能在南京即位,江西自会归服。可是朱宸濠忧心如焚,执意不从,命撤安庆之围,以大军回救南昌。
消息传来,王守仁又召集众将商议。有人建议:鉴于朱宸濠兵马强盛,我援军未至,难与其相对抗,不如坚守不出,以待四方之援,叛军久攻不下,必然不战自溃。王守仁以为不然。他说:“朱宸濠虽然兵势强盛,但所至之处烧杀掳掠,并未逢大敌与之鏖战。朱宸濠鼓动士气,必以即大位后富贵荣华相许,现在进取无门,老巢又倾覆,众心离异,沮丧而归。我军乘胜击之,定获全胜。”当天,又有抚州知府率兵马来援。王守仁犒赏三军,准备与叛军决一雌雄。
当得知叛军已经进至南昌附近,王守仁开始排兵布阵,将全军分成几支人马,两路分先后与叛军对阵,两路分左右从两翼出击,还遣一支兵马绕至敌军背后。七月二十四日,叛军进至黄家渡一带,气焰熏天,鼓噪而行。′j_c·w~x.c,.!c+o-m.王守仁部下正面两支兵马佯装退却,叛军以为有机可乘,争先恐后向前猛冲,军阵大乱,前后队伍互不相接。官军绕至敌后的兵马开始发起攻击,敌军仓皇四散,官军各队军士联合反击。叛军四面楚歌,无心恋战,只顾各自逃命。官军擒斩两千余人,叛军溺水死者数以万计。朱宸濠败走之后,召集残兵败将,试图卷土重来。
王守仁所率兵力有限,无法发动较大规模的反击,只好等待各处援军。而九江、南康两处交通重镇被叛军所占,援军很难进入南昌一带,王守仁便分出兵力,进攻九江、南康。与此同时,朱宸濠决心背水一战,大赏将士,并集中九江、南康的兵马全力攻击南昌。结果,官军与之接战,死伤数百人,形势十分危急。官军前锋主将伍文定急斩退却的士兵,身立火炮间,火燃其须而不移足,官军士气振奋,大炮轰至朱宸濠的坐舟,叛军再次溃退。为了挽回败局,叛军将江上舟船连成方阵,准备合力抵抗。伍文定见此情形,便准备进行火攻。官军成四合之势,约定在火起之时,全线出击。正当朱宸濠取出全数金银财货犒赏军士,并准备斩杀临阵畏避的兵将之时,官军从四面杀来,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火光熊熊,叛军争相逃命。-零-点+墈·书- -庚′芯?醉?快¨朱宸濠见大势已去,与诸妃嫔诀别,妃嫔皆赴水而死。朱宸濠及其绝大多数官员束手就擒。
官军乘胜进击,积极扩大战果,歼灭了四散奔逃的残兵败将。继而收复了九江与南康,王守仁率领的官军大获全胜,战绩辉煌。当将士把载有朱宸濠的囚车送人南昌之时,全城军民围观,欢呼之声震动天地。当朱宸濠见到王守仁后,在槛车中大呼:“王先生,我欲尽削护卫之兵,请降为庶民可乎?”王守仁朗声回答道:“有国法在!”
就在王守仁率领将士与叛军浴血奋战之时,明武宗却在兴奋异常地做着南下巡游的准备。刘瑾丧败后,这位醉心逸乐的正德皇帝并没有半点收敛与振作之意,依然对朝政不闻不问。在近臣江彬等人的诱唆下,武宗甚至离开北京,四处巡游,追求刺激。所到之处,搞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在北方玩腻之后,武宗欲南下游历,文武百官冒死进谏,使武宗大为扫兴,不得不稍作收敛,南下之事暂时搁浅。朱宸濠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武宗丝毫无愤慨之意,反而十分高兴,认为南下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为了减轻朝野舆论的压力,他不得不把几位与朱宸濠勾结的官员绳之以法,然后就兴致勃勃地与左右近臣筹划南下亲征。左右亲信武将纷纷献计献策,武宗更是急不可待,于七月十三日下旨,“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统各镇兵征剿叛贼”。其实,这个“朱寿”不是别人,就是武宗本人。为了阻挠文武官员的劝谏,他还明令对“犯颜上奏者”处以极刑。八月二十二日,正式从北京出发。
令武宗兴味索然的是,远征大军刚到河北涿州的良乡,王守仁平定叛乱的捷报就送到了,王守仁为防止朱宸濠余党作最后挣扎,还准备亲自押送俘虏到京城。事已至此,武宗仍然不肯罢休,他一方面将王守仁的奏疏压下,秘而不宣,另一方面急令王守仁按兵不动,等待迎接圣驾。“将军决胜岂只在疆场”。王守仁在朱宸濠叛乱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