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明王朝 > 第140章完结

第140章完结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消极的应付对策略是当时确保朱明王朝的可行之策,崇祯心里也是赞同的。*鸿^特,晓*税-徃/ *首^发,但是,他又认为南迁是丢弃宗庙社稷的大罪,比“弃地守京”更甚,他可不愿承担这个千古骂名,于是,这个正确的策略便被搁置一边了。

三月初,李自成势如破竹,攻克了宁武,明军一败涂地,京城已经岌岌可危,崇祯又连夜召诸大臣商议对策。这时,李明睿又奏请南迁。崇祯想,这次如果没人反对,他就可以下决心南迁了。不成想总有人要和他对着干,左都御史李邦华竟提出,皇上应该守京师,让太子下江南。

崇祯见自己的如意算盘被打乱,便怒斥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孩子家做得了什么大事?”众人顿时吓得哑口无言,其实人人心里都明白,皇帝自己本想南逃,却硬要众大臣说出来,死要面子。他们又一想,如果皇上南迁,一些大臣们便会留在京师辅佐太子。变成替死鬼;而那些随驾南迁的人,一旦京师失守,说不定也会因力主南迁而替人受过,这实在是个两面不讨好的苦差事。,E*Z.暁?说?惘. ~已`发*布!嶵,欣_璋?踕~

众人都看透了崇祯的心理,谁也不想背这个黑锅,于是个个沉默不语。

崇祯却不知众人心里想些什么,见无人表态,还连连催促群臣想对策。结果群臣议来议去,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到了最后,也只是下了个“入京勤王”的圣旨,等待各路大军来京护驾。但是,此后的几天,勤王的军队没到,告急奏折却像雪片一样飞来,如再犹豫就什么都来不及了。这时李明睿又来紧急求见,力劝崇祯南迁。

崇祯皇帝当然想马上南迁,可是他又总是盼望着大臣都一致赞成南迁,都来哭求时在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这样虽然仍是不免“弃京南逃”之名,但总还能营造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情景,使人对他这个皇帝的被动无奈深表同情。

无路可逃因此,在形势已经万分危急的关头,他还抱着一线希望,兴许这一次大臣们会众口一词的奏请他南迁。

可是他又一次失望了,大臣们来朝见他时,都仍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全部沉默着,谁也不肯开口。/咸¨鱼/看?书\ ^已/发!布+蕞′芯.章?劫.正在僵持之际,又有前方信使来报:“保定失陷了!”这一下,南迂的路被从中掐断,南迁之议已经成为泡影了。崇祯皇帝不禁呆坐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行眼泪已然流下。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无路可逃,最后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上自杀,屹立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周皇后以身殉国了吗崇祯皇帝是明代的最后一位皇帝。其皇后周氏祖籍苏州,后来徙居大兴。

“天下贵人”

天启年间,神宗刘昭妃摄太后宝,宫中事务决于熹宗张皇后。崇祯朱由检是光宗的第五个儿子。12岁时,朱由检封信王,五年后即皇帝位。周氏是在朱由检为信王时选为王妃的。当时,张皇后见美艳沉静的周氏很单薄,担心她不能担当重任,母仪天下。刘昭妃却说:“今虽弱,后必长大。”这才册为信王妃。信王即皇帝位,周氏便被册为皇后。周皇后作为明帝国的末代皇后,在明复亡时,毅然决然地以身殉国,万分悲壮。

周皇后年幼之时,就已经展现出惊人的美貌和柔婉的个性,深得家人的喜爱,被奉为掌上明珠。周皇后早年在家时,有一次被文士陈仁锡瞧见,陈仁锡惊叹周氏的美貌,对她的父亲说:“君女天下贵人。”陈仁锡便教授周氏《资治通鉴》和经史之书。因此,周皇后知书达礼,颇通文墨。崇祯也极好读书,各处宫室宝座左右,都遍置书籍,坐即随手翻阅,他还常作四书八股文出示群臣,并颁行天下,士子们争相传诵。拍马屁的大臣还写文称赞崇祯皇帝有书生风度。崇祯自己也非常骄傲,认为自己即使不当皇帝,肯定也是天下名士,轻而易举的就能金榜题名。书生风度的崇祯帝自然对才色双绝的周皇后宠爱无比,视为红颜知己。

深明大义能与周皇后争宠的是贵妃田氏。田氏的美色与周皇后相当,但纤妍冷艳却过之,而且多才多艺。因此崇祯帝相比之下,对田贵妃更加着迷。两名女子都美色天成,不用修饰就已经容姿秀美,宫中其他嫔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