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明王朝 > 第165章完结

第165章完结

时代,成祖多次巡幸北京和亲征漠北,他以太子的身份长年在南京监国,主持朝政,因此,他在明史上还是有影响的。仁宗死后,朱瞻基继位,改元宣德,是为宣宗。仁、宣统治期间,是明王朝的鼎盛时期。在朱元璋创业的基础上,从政治到经济等各方面来求得社会的安定与统治的稳固。在皇室内部虽然爆发了争夺皇位的“高煦之叛”,但很快被平息。政治清明、周边形势安宁、内阁制度确立、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史学家因此称这一时期为“仁宣之治”。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①仁、宣时期,明朝的内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阁权已重于六部之权。史载:“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②又称:“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③仁、宣时期阁权之重,可见一斑。它之所以如此,与当时的阁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的特殊身份有关。他们都是仁宗居东宫时的旧臣,在朱棣在位时,为维护朱高炽皇太子的地位不被成祖子朱高煦所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在内阁任职时间都很长。“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其始不过为学士,然已预机务,后加至公孤,始终在枢地,不出内阁一步,古来所未有也。同时值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④。在朝臣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