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明王朝 > 第167章完结

第167章完结

仁、宣时期的政治与其他朝代相比是较清明的,出现了明朝前期封建经济的繁荣景象。.w·o*d+e?s+c.w?..c\o\m.但在这繁荣与安定的背后,也有潜在的社会危机,宣德以后,明王朝的统治已逐渐走向衰败的道路。

注释①《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八《仁宣致治》。

②《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序》。

③《明史》卷七二《职官志》。

④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三。

⑤《明通鉴》卷一八。

⑥《明通鉴》卷一九。

⑦⑧《明通鉴》卷二一。

⑨《纪录汇编》卷二三《古穰杂录摘抄》。

⑩《明史纪事本末》二八《仁宣致治》。

第二十五章

土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初年,蒙古瓦刺部逐渐强大。

初,蒙古族自元顺帝率蒙古贵族逃出大都(今北京)后,继续统治塞北地区,史称北元。洪武后期(14世纪末),蒙古族分裂为鞑靼、瓦刺及兀良哈三部。鞑靼为明朝对东蒙古的称谓,游牧于贝加尔湖以南,大漠以北,东至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西至杭爱山、色楞格河上游,南及漠南地区。-1¢6·k-a-n.s!h·u_.¨c¢o!m_瓦刺为明朝对西蒙古的称谓,游牧于阿尔泰山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之西北部一带。兀良哈乃古部名,明代聚居于漠北及辽东边外。

蒙古分裂后,东西蒙古互争雄长,征战不休,并不时出兵南下,骚扰明边。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分别遣使与鞑靼、瓦刺“谕之通好”①。瓦刺首领马哈木、太平及把秃孛罗为借助明廷力量对付鞑靼,向明廷称臣纳贡,明成祖亦分别封之为王。经长期征战,鞑靼势力不断削弱,瓦刺逐渐强大。永乐十六年(1418),马哈木之子脱欢袭父爵为顺宁王。几年之间,脱欢攻破鞑靼,兼并其众,又统一内部,其势日张,雄视漠北。脱欢立成吉思汗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太师(丞相),掌蒙古实权。正统四年(1439)脱欢死,其子也先继位后,不仅漠南诸部全被征服,且东胁朝鲜,西略哈密,环明之北边,尽为其所制。也先既强大,明边境从此多事。其后果以邀赏不遂,纠合诸部,大举攻明。

也先每年冬遣人贡马于明。^零¨点_看_书- !已¨发?布/最`辛*章+节_初,所遣使者不过50人,后贪朝廷厚赏,岁增至2000余人,并屡屡索要贵重难得之物。稍不遂,即制造事端,明廷所赐财物,不得不岁有所增。十四年(1449)二月,也先遣使2000余人进马,诈称3000人,司礼监②太监王振削减马价,并按实际人数给赏,也先大怒。七月,纠合各部,分兵四路,向辽东、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属山西)、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进攻。也先亲率2万骑兵攻大同。“兵锋锐甚,塞外城堡,所至陷没”③。边报日至,明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御敌。井源等既行,王振贪图侥幸,冒领边功,为遂其私欲,不顾群臣反对,社稷安危,怂恿英宗御驾亲征。令下即行,事出仓促,举朝震骇。

时英宗方宠信王振。王振,蔚州(今河北蔚县。一说山西大同)人。明宣宗时自阉入内,侍皇太子朱祁镇读书于东宫。宣宗死,朱祁镇九岁即位,是为英宗。王振狡黠,得帝欢,命掌司礼监,备受宠信。英宗称之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一日。英宗大宴百官。按明制:“宦者虽宠,不得予王庭宴。”④英宗惧王振不悦,派人观察慰藉。王振正大怒,自比为周公,曰:“周公辅成王,我独不可一坐乎!”英宗当即命大开东华门中门,使王振赴宴。至则与会百官,皆望风拜谒,王振始悦。

正统七年(1442),张太后病逝,元老三杨⑤或死或贬,王振更加擅作威福,无所忌惮,竟盗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内臣干预朝政所立之铁碑⑥。从此,大权独揽,广植私党,使其侄王山为锦衣卫指挥,王林为锦衣卫佥事,其党羽个个升官进禄,飞黄腾达。又排斥异己,陷害忠良,侍讲刘球在奏疏中语讽王振,即逮捕入狱,杀害于狱中。御史李铎路遇王振不跪,被谪戍铁岭。一次王振会议东阁,众公卿见王振到,皆俯首揖拜。唯大理寺少卿薛碹见王振不揖不拜,昂然挺立。王振怀恨在心,借故治其死罪,投入牢狱,最后虽未杀死,却被削职罢官。

王振大兴土木,“广置榻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