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上疏反对,世宗都不予理睬。十月,杨廷和见势不得已,只得退一步,在起草给礼部的诏书中称,奉圣母慈太后懿旨,皇上本生父兴献王宜称兴献帝,生母宜称兴献后。
世宗嘉靖元年(1522)正月,杨廷和等人利用宫中失火制造舆论,迫使世宗称孝宗为皇考,兴献帝和兴献后为本生父母。但世宗并未就此罢休,想方设法要去掉生身父母尊称中的“本生”二字,并得到一批中下层官僚的支持。三年,皇考之争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世宗去掉“本生”二字,在当时引起一场大风波,为了争取保留“本生”二字,也就是争取孝宗至武宗系统的延续,二百多名官员聚集于左顺门外,跪伏哭谏,世宗两次传旨,他们都跪伏不起。世宗大怒,下令逮捕一百三十四人关入狱中。在二百多名官员中,四品以上的剥夺俸禄,五品以下的施行杖刑,有十六人被打死。至此,他为父母上尊号、立庙之事再没有了阻碍,于四年下令在太庙旁另立世庙,后改为献皇帝庙。七年,世宗颁布了记述“议大礼”事件的《明伦大典》,对曾持反对态度的官员进一步定罪并处罚。其中,将早已辞官的杨廷和定为罪魁,革职为民。十七年,奉兴献帝神主入太庙,称睿宗,为了将睿宗配享上帝,世宗把太宗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