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大明王朝 > 第211章完结

第211章完结

洪武三年(1370),跟从大将军在定西(今甘肃定西)击败扩廓帖木儿,平定宁夏,立下战功。`优?品,暁.说*罔! !追\罪\歆_章+洁\回朝后,封为中山侯,授予可以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十一年晋封信国公,参议军国大事。

汤和沉稳机敏,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每战又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朝廷的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开国功臣之一。

沐英有什么英雄事迹传世沐英(1345~1392),字文英,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少年丧父,跟随母亲躲避战乱,母亲又去世,被太祖和马皇后收为己子。年少时聪明敏捷,办事决断,太祖很器重他。

太祖洪武十年(1377),跟随邓愈征讨吐藩,立功显赫,授予可以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被授予征西将军,讨伐吐藩。在土门峡击败吐藩军,又取道洮州(今属甘肃临潭),俘获洮州首领阿昌失纳,又在东笼山筑城,拓展疆域数千里。

元军多次侵扰边境,洪武十三年(1380),沐英率军出塞,渡过黄河,翻过贺兰山,跋涉沙漠,擒获元将。`咸*鱼+墈.书′蛧′ .追*罪¨芯·章~結′第二年又从不同的道路出塞,大获全胜而归。不久又拜授征南右副将军,攻取云南。元将梁王派达里麻率兵在曲靖(今云南曲靖)抵抗,两军隔白石江相望。沐英便让军队装出要渡江的样子,暗地里却派奇兵从下游过江,到达敌人阵地后面,做出前后夹击敌人的阵势。敌军非常惊慌。沐英趁势挥军渡江,大败敌军,生擒达里麻,长驱直人云南。梁王逃亡而死。次年,太祖诏令留沐英镇守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沐英降服曲靖酋长的叛乱,平定广南(今云南广南)各处的少数民族。二十年,平定浪穹部,奉诏从永宁(今四川叙永)至大理(今云南大理),每六十里设一座城池,以做军队屯田用。二十二年,思伦发率领三十万部众侵犯定边(今云南南河彝族自治区),沐英选骑兵飞马救援,兵分三路,将士奋勇而战,大败敌军。

沐英沉稳刚毅,喜好贤才,不随便杀人。镇守云南时,注意选拔官吏,督促农桑,开垦田地,疏通河流,使滇中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太祖曾对他说:“使我高枕而无南顾之忧的,就是你沐英啊!”他为朝廷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善长为什么能够居开国第一功臣的地位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很有智谋,预料事情大多都能料中。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投于太祖军下。闲暇时,太祖曾问他:“何时才能平定天下?”他则让太祖效法汉高祖刘邦,一席话给雄心勃勃的太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他悉心辅佐,很快就成了太祖的得力臂膀。太祖也不断委以重任,把他当作心腹。随着太祖的威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投到太祖军中。李善长则细心考查他们的才干,荐举优秀人才。并经常反映将士们的意见,使军中人人心情舒畅。李善长的到来,为太祖军的团结起了重要作用,也使太祖的主将地位日益巩固。郭子兴曾盛情邀请李善长到自己军下,被李善长谢绝。太祖因此更加器重他。

李善长的全力辅佐使得太祖可以全力攻占,并无后顾之忧。太祖起兵驻军和州(今安徽和县)时,亲自带兵出袭鸡笼山寨,只留下少量兵力给李善长让他留守和州。元军知道这一情况后便来偷袭。未料想李善长早有估计,提前设下伏兵。敌军一到,伏兵四起,使元军落荒而逃。太祖听到捷报格外高兴,表扬李善长说:“怎么能说你仅仅是策谋划计的文人呢,你今天的胜利真叫执戈的武将也不得不佩服啊!”

此后太祖率军连续征战在外,命李善长始终留守应天府(今南京)。李善长很快便使那里将吏和睦,百姓安居,生产发展,百业俱兴,充足的军需源源送往前方,为太祖开国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祖称帝后,对李善长绝对信任。太祖洪武元年(1368)五月,太祖去汴梁(今河南开封)视察,留李善长在京居守,三个月间大小事务都由李善长按定规、时势自行处置。以后,太祖更把除军事外的一切朝廷事务统归李善长掌管,如建置地方各级职官、制订官民丧服仪礼、功臣爵赏、民间诉讼等。事无巨细,李善长也都不厌其烦地认真处理,安排有致。

洪武三年(1370)太祖大封功臣,认为李善长虽然没有攻城夺地的汗马功劳,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