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其所忌姓名授忠贤,使以次斥逐。王体干复倡言用廷杖,威胁廷臣”⑦。
天启五年(1625),阉党借辽东经略使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失陷广宁之事,诬陷熊廷弼贿赂杨涟、左光斗等人祈求减罪,为此而大兴冤狱。熹宗不辨真伪,诏决熊廷弼,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吏部侍郎陈于廷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数十人先后被罢官。除杨涟外,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后被杖毙狱中。阉党仍不罢休,魏忠贤爪牙崔呈秀作《天鉴录》、《同志录》等,王绍徽作《东林点将录》,开列了东林党人名单,凡不依附魏忠贤的官僚,一律列人东林党人名籍之中,以此大肆逮捕东林党人和政见不同者。魏忠贤还指使顾秉谦等人作《三朝要典》,掩盖“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真像。
魏忠贤及其阉党的倒行逆施,也激起朝野有识之士的反抗和抵制,阉党赴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苏州市民“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⑧。事后,阉党、巡抚毛一鹭逮捕了带头反抗的市民颜佩韦等五人,将他们全部处死。而士人张溥为此写了《五人墓碑记》,以记述阉党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