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明的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专着。该书记载植物1094种,对植物的品种、形态、气味及医疗功能等都有详细的描述,并附有精细的插图,为植物标本的采集、辨认以及分类、比较提供了十分可贵的资料。该书记录动物性药物445种,其分类完全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他对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动物的遗传与变异等方面的问题都有一些观察和记述。另外,这本书记载矿物276种,其中对许多金属或化合物的产地、形色、鉴别、采掘方法等都有详细记述。《本草纲目》修成之后,李时珍想将它进献朝廷。就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七十六岁的李时珍辞世,书没有来得及献上。“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⑤。从万历二十四年(1596)《本草纲目》首版金陵版面世之后,这部190万字的巨著先后被翻刻印刷多达50多个版次。在这本书的影响与启发之下,又出现了一大批本草学著作,如清人汪昂的《本草备要》,赵学敏的《本草纲目十遗》,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刘若金的《本草述》,沈李龙的《食物本草会纂》,张璐的《本草逢源》。
《本草纲目》不仅在国内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世界影响也很大。早在成书不久的公元1607年,这本书就传入日本,并被多次翻刻,供人们学习、研究,以至于很快出现了不同的研究学术派别。这本书也很早就传人琉球、朝鲜和越南。十八、十九世纪,《本草纲目》又开始受到欧洲人的注目,被译成英文、德文、拉丁文、法文、俄文等文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