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读书,阅读重要的经史和诸子典籍很多遍。
仁宗登位,他才被释放出狱。仁宗惦念杨溥是由于自己的缘故而长期不得志,因此特别优待他,令他主管弘文阁的事务,并亲自授予弘文阁的印信,说:“朕用你在身边,不只是因为学问,而是想要广泛地了解民情,作为治理国家的参考,有什么意见和倡议,奏疏可封口直接呈递。”后至宣宗、英宗在位时,“三杨”都得到信任,辅佐皇帝处理朝政。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修成,杨溥晋升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原比杨士奇、杨荣晚二十年进入内阁,这时才与他们并列。当时,由于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内外官员和百姓纷纷称颂“三杨”,并以他们宅邸的位置称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曾题署先世居住之地为“南郡”,被称为“南杨”。
杨溥质直廉静,谦恭谨慎,每次入朝都沿着墙小步快跑。大臣们议事都要争个高低,有的甚至说出很不合情理的话,而杨溥则心平静气地和他们相处,令人赞叹心服。英宗即位后,逐渐宠用宦官王振,太皇太后病逝后,王振更是一揽权势,大作威福,“三扬”对他的跋扈行为无法制止,等到杨荣、杨士奇相继去世,杨溥孤立无助。正统十一年(1446),杨溥去世。此后三年,英宗在王振的诱骗下出征蒙古,身陷土木堡,几乎酿成天下大乱。当时人们追思起来,认为“三杨”若在,肯定不会发生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