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耿耀受天道限制还无法杀生,可却偏偏喜欢往外跑,一回来就喊这疼那疼的,脸色苍白浑身直打颤,耿母是真怕他犯浑。\第*一¨看¢书?网¨ ,更′新_最\全^
好不容易回来了,若是再和这些打打杀杀搅合在一起,耿父耿母怕是要睡不着了。
“那个假的八百里加急写的什么?”
耿耀:“还没看。”
他昨夜刨了一夜的坑,一回来被耿父追着打了一顿,跑了两次彦家,回来就困的睁不开眼了。
他从怀里掏出那一纸朱漆封着的信。
拆开后眉头紧皱,随后递给耿武。
上面写,江东流民被一个叫刘胜的人收拢,聚众十万,揭竿而起自称胜王。
桌上一盏烛火晃动,拉长两人身影,耿武问:“你确定没放错?”
耿耀:“没放错。”
两人不过沧海一簇,全局如何不得窥见,耿耀把纸张放在烛光上,看着那字一点点烧尽。^b-i!x′i+a.6*6!6-.¨c,o+m!
“哥,宁安县的太平日子还能过多久?”
“不知,这里靠近国都,就算......应当也不会有事的。”
武平县太过偏远,在上位者眼中是穷乡贱民,失守了也就失守了,宁安县离国都就隔了封落府,那些皇权富贵不会不保。
推开窗,灰烬洒在窗外。
尸体埋得深,可总归让人放心不下,最好的法子是和这张纸一样,烧为灰烬,只是他们住在城内,一时不好处理。
“还好你埋得深,等过些时候风声过了再说。”耿武道。
耿耀:“嗯,我也是这样想的。”
县衙这边还好,黑齿人那边不知道是什么路数,任务失败应该会来探查一番。
就算挖到尸体也不一定能查到耿耀,若是他们去处理尸体,反而有可能会撞到枪口上。
第11章 找茬 百两银十两金
驿骑马不停蹄飞奔至国都,把八百里加急交上去后直直往后栽去,此时夜已深,帝王宫门早已落锁。/3*8′看^书\网? `最?新_章?节/更?新*快/
今夜守职的内阁大臣是王世安,年过半百,已在狭窄的榻上小歇着。
听到动静忙起身揉了揉模糊的双眼,拆开后大惊,在原地来回踱步不知如何处理。
他在内阁排在最末,不过是被拉来内阁充数的,往来大事轮不得他做主,最擅长之事不外乎是明哲保身。
内阁纷争不断,叫一人怕是得罪另一人,思索片刻,派人把内阁另五人全都叫了来。
深夜如此张扬,定是有了急事,另几人为公为私都疾奔而来。
一番推拒商讨后,内阁首辅书写急变文书,从长胜门的门缝中塞入,守门太监急忙奔向仙寿殿。
两炷香的功夫,宫门从里打开:“各位大人,陛下召见。”
延平帝今年六十又二,身披黄色道袍,一头白发披散,盘腿坐在飘烟渺渺的丹炉前,双手合十,双眸紧闭。
“皇上,西北吴思鲁送来八百里加急,言黑齿族汗塔儿已收拢十三部落,又联合柔族,布南族,宣称二十万大军,打算今年秋,进攻我大景。”
黑齿族于去年冬屠了武平县,之后便是大景与黑齿族的合谈,最后结果两大欢喜,黑齿族对大景俯首纳贡称臣。
只是黑齿族不毛之地,无甚好东西,千里迢迢赶了一百只羊过来(说路上跑了十只,实际交由礼部只有九十只),然后,黑齿族不以为耻,反而列了几张回礼名单不说,并向大景求娶公主。
现如今价值上百万两白银的岁币已然准备好,和亲的公主也已定下,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回黑齿。
“吴思鲁还让皇上拿下纳贡而来的布折,此乃汗塔儿亲子,又让皇上准备粮草,又说现如今西北只有十万将士,万不能再调兵五万去剿流寇,望皇上去了这条调令。”
一人气道:“这吴思鲁懂得什么,还说流寇皆是流民,不成气候,不会坐大,现如今边塞才是重中之重。”
“他懂个什么,不知如今江东流寇已成气候,那个叫什么刘胜的,已带着人四处挑衅,还嚷嚷着要称王。”
内阁六个人,吵的犹如六百只鸭子,现在并未开战,若回礼与公主明日不出发,则是大景言而无信。
若出发,吴思鲁消息要为真,这相当于送银钱给别人打自己。
至于公主性命,几人皆未提起,仿佛那是一件不值当的小事,毕竟,当今延平帝女儿不少。
但无论如何,大景都要斟酌再斟酌,万不可激起黑齿族怒意。
“吴思鲁次人虽狡勇,此话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