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金雀花王朝:缔造英格兰的武士国王与王后们 > 第84章完结

第84章完结

这支军队仅有数百名骑兵,步兵和仆役的数量是骑兵的好几倍。′j′i¢n\r?u~t-a,.~c′o.m¢清晨的太阳升起在天际时,他们俯视着下方人数众多的敌军。在从刘易斯小隐修院到附近城堡之间的将近一英里的战线上,一支王家军队正在排兵布阵,其中有一千多名装备精良的骑士,就像是为讨伐威尔士做准备一样武装到牙齿,还有数千名步兵,由王亲国戚指挥。他们怒火中烧,嗜血好战,一心要向这些玷污王权太久的逆贼复仇。叛军提出谈判。王军冷嘲热讽地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们说,除非叛军自己脖子上绕着绞索来投降,否则不会与其议和。

这支小小的叛军的指挥官是五十六岁的西蒙·德·孟福尔,他一条腿断了,所以是坐在大车上亲临战场的。自《牛津条例》签订以来,已经过去了六年,德·孟福尔仍然是国王的死敌。1262年,亨利三世从教皇那里获得了一份允许他不遵守《牛津条例》义务的诏书,德·孟福尔短暂地离开了英格兰。但在1263年,他又回国,率领一群诸侯发动了叛乱,因为他坚信只有用武力才能迫使亨利三世遵守《牛津条例》。+三+叶_屋\ ^蕪~错_内+容*从那以后,他无论行至何处,均不遗余力地煽动反对国王的烈火。年轻的贵族蜂拥而至,云集在他周围。他们对他的军事声望和对抗昏君的决心肃然起敬。敌视亨利三世的作家们将他描述为昏庸堕落、败坏国家。战争起初进展良好,叛军成功地占领了英格兰南部的很大一部分地区,但在1月,战局转为对保王党有利。亨利三世和爱德华在牛津召集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一系列攻城战中打击了德·孟福尔的叛军。到复活节,王军已经收复了大部分地区,只有伦敦还被叛军占据。德·孟福尔打算在刘易斯最后摊牌。

这是一个绝望的行动。英格兰本土已经近五十年没有打过正面交锋的对决了。与主要的战争模式——攻城和劫掠——相比,正面交锋浪费兵力,不确定性太大,而且非常混乱。中世纪的军事指挥官们都努力避免两军对垒,因此双方都很少有骑士曾经参加过这样的作战,或许一个人也没有。·k+u!a.i·k·a.n!x!s¢w?.¨c,o·m¢两军在山丘边缘面对面的时候,算总账的时间显然已经到了。德·孟福尔部下的衣服上配有白色十字徽记,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王军的情绪则坚定不移、不肯让步,这也反映了其指挥官——爱德华的精神。

爱德华王子此时还差一个月就到二十五岁生日了。在诸侯起事反抗他父王的六年中,他已经目睹了太多的暴力流血和棘手难题。他曾亲眼看到父亲挣扎反抗德·孟福尔遏制和改革王权的企图,还见证了父亲的君主特权的瓦解。叛乱诸侯为了控制王室,迫害王族中被他们认为影响太坏的成员,将法律强加于国王。

爱德华对于改革的态度是反复无常的。1258年,他站在自己的吕西尼昂亲戚一边。次年,他又与改革派结盟。在1260~1263年,他还改换了三次阵营。但到了1264年,爱德华是一位铁杆的保王党。

《刘易斯之歌》的作者大体上概括了爱德华对他的敌人的看法:在德·孟福尔的影响下,“曾经侍奉国王的英格兰民族,如今堕落败坏了,颠倒了自然的秩序,统治着国王和他的儿女”。在战斗的前一天,爱德华命人将一封信送到德·孟福尔军中,指控这位伯爵是“奸诈的逆贼、说谎的恶徒”,并向叛军发誓,“从此刻起,我们将以全副精神和力量,寻找一切机会,竭尽我们所能,去伤害你们的身体和财产”。爱德华负责指挥军队的右翼,在他借宿的刘易斯城堡前方。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一群好战的边境领主——来自威尔士边境的久经沙场的诸侯,爱德华在少年时代便与他们交好。他的叔叔——康沃尔伯爵理查作为德意志国王的地位垮台后,便返回了英格兰,现在指挥着中军。爱德华的父亲,亨利三世国王亲自统领左翼,在小修道院前方。

面对爱德华的是一群来自伦敦的叛军。他们不是军人。在爱德华看来,这是一群不堪忍受的乌合之众。前一年,爱德华的母亲,即王后,在伦敦街头被暴民用垃圾投掷,这是奇耻大辱。战斗打响之后,爱德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