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诺克本战役分成两个阶段。`我^得!书!城* ′已?发,布\蕞~辛`彰`结,第一阶段发生在6月23日,英格兰和苏格兰骑士之间发生了一些小规模交锋。赫里福德伯爵的侄子亨利·德·博汉向罗伯特·布鲁斯发出挑战,要和他单挑。苏格兰国王挥动战斧,将亨利·德·博汉的天灵盖削去了一半,当场将他斩杀。然后,二十三岁的格洛斯特伯爵吉尔伯特与赫里福德伯爵(英格兰的司厩长)争抢前锋的指挥权,给英格兰阵营造成了纠纷。当时的军队按照传统分为三个部分,前锋是其中最靠前的部分,指挥前锋是相当大的荣誉。格洛斯特伯爵虽然赢得了前锋指挥权,但没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在战斗中,他被打落马背,好在逃脱了性命。在当天的另外一场交锋中,英格兰骑兵对斯特灵城堡实施侦察,为攻城做准备,遭到了苏格兰长枪兵的攻击。托马斯·格雷爵士胯下的战马被刺死,他落马被俘。还有许多骑士也被俘虏。
出师不利,但很快,英格兰军中又出现了更多争端。格洛斯特伯爵当晚与国王吵了一架。_三¢叶^屋_ +已,发~布,嶵′芯!漳¨截?伯爵认为,官兵在北上的行军过程中已经精疲力竭,急需休整,才能与布鲁斯再战。爱德华二世则希望打下去。他责骂伯爵是叛徒和骗子,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次日上午,两军再次对垒。格洛斯特伯爵努力捍卫自己的荣誉,率领英格兰前锋猛攻苏格兰步兵,这是个鲁莽而冲动的决定。格洛斯特伯爵固然是个勇冠三军的骑士,却未能建立奇功,而是惨遭包围,在混战中血洒疆场。苏格兰长枪兵就像1298年在福尔柯克那样,组成刺猬阵型,大肆屠戮英格兰骑兵。当年爱德华一世的弓箭手以致命的箭雨消灭了对方的长枪兵,但在班诺克本,爱德华二世的弓箭手待在后方,没能及时介入,导致他的骑兵被锋利的苏格兰长枪打得七零八落。
战斗演化成了一场混乱的屠杀,彭布罗克伯爵和贾尔斯·德·阿让唐爵士(他享有基督教世界第三大骑士的美誉)不得不将爱德华二世从战场拖走。国王在撤退时战斗非常勇敢,他的战马被杀死后,他用硬头锤猛击扑过来的苏格兰人。彭布罗克伯爵和贾尔斯爵士使出浑身解数,才将爱德华二世救到安全地点(国王若是被俘,后果不堪设想)。·k~u·a¢i¢d!u¨x·s?..c·o^m+但就连国王的逃跑也有一个令人胆寒的结局。贾尔斯爵士直面悲惨的失败,为了践行骑士的义务,离开国王,重新返回战场,被砍得粉身碎骨。
爱德华二世和五百人的卫队匆匆从邓巴乘船撤退,逃离了苏格兰。他们将数千名士兵抛弃在战场上,任其自生自灭。班诺克本、福斯河和四面八方的沼泽地中到处是已经死亡或垂死挣扎的英格兰人。污泥被鲜血染红,渗入战场上的各条小溪。基督教世界一些最伟大的骑士惨死在罗伯特·布鲁斯军队手中,有的阵亡沙场,有的在企图渡过班诺克本或福斯河时溺水。除了格洛斯特伯爵和贾尔斯·德·阿让唐爵士之外,至少有两百名骑士战死,包括罗杰·德·克利福德爵士。彭布罗克伯爵幸免于难。爱德华二世的御玺在战斗中被敌人缴获。赫里福德伯爵和其他许多高贵的骑士被苏格兰人俘虏。英格兰人狼狈撤退,苏格兰人驱赶他们,一直跨过边境。英格兰人之前劫掠的战利品都被抛弃。《爱德华二世传》的作者哀叹道:“如此之多优秀的贵族,如此之多军械、贵重服饰和金餐具——全都在一个残酷的日子、一个转瞬即逝的钟头丢失殆尽。”
金餐具和贵重服饰都算不得主要的损失。尽管14世纪初军事策略已经发生变革,步兵与骑兵对抗时不再必然会吃亏,但在班诺克本的惨败仍然是奇耻大辱。布鲁斯在苏格兰达到了空前的强势,甚至有能力自由地在爱尔兰开辟新战线。
而爱德华二世在与诸侯死对头的关系中又一次处于下风。兰开斯特伯爵、沃里克伯爵、阿伦德尔伯爵和萨里伯爵此前拒绝出兵参加苏格兰战役,因为他们觉得,爱德华二世在军事上无能。现在他们扬眉吐气了。得胜的国王南下镇压境内敌人的局面不曾出现,而是一位灰溜溜的国王逃回来面对他的死敌。国王的时运达到了登基以来的最低点,于是心怀不满的诸侯可以再一次强迫他实施改革了。
路易是腓力四世的长子,1305年继承其母纳瓦拉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