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消耗英格兰军队的实力。英吉利海峡内海盗多如牛毛。对很多人,尤其是伦敦的羊毛巨商来说,航运路线受到的威胁太大,他们不得不自行组织私人舰队来自卫。英格兰国王对法兰西王位的主张就像14世纪4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刻一样,只是个法理上的空中楼阁。唯一能做的就是求和。1375年,在布鲁日,双方达成了为期一年的停战协定。
坐在礼堂的平民议员和其他国民一样,对这些失败非常熟悉。毕竟,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平民征税,好去为这些徒劳无功的军事行动提供资金。《阿诺尼玛莱编年史》的作者记载道,议会开幕后,大法官约翰·尼维特爵士描述道:“英格兰处于危急之中,濒临被敌人消灭的绝境……因此约翰爵士(冈特的约翰)代表国王,请求国民提供支援,以抵抗国王的敌人。”他说,国王希望“向教会征收十分之一的财产税,向俗民征收十五分之一的财产税”。布鲁日的停战协定在一年后会废止,因此战争必须继续下去。这已经是老生常谈。
但在海外的失败还不是全部。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到,爱德华三世强大自信、魅力无穷的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权力真空。“渐渐地,所有美好愉悦的事物,所有的好运气和繁荣昌盛,都减少了,扭曲变形了。”编年史家托马斯·沃尔辛厄姆后来写道。国王及其长子都是病怏怏的,无力主持大政。爱德华三世的内廷不再是骑士精神的中心,而是挤满了贪婪歹毒的钻营阿谀之徒,其中最令人鄙视的便是国王的情妇艾丽斯·佩勒斯。前一年,在史密斯菲尔德的比武大会上,她将自己打扮成“太阳女士”,身穿光彩夺目的华丽服饰(全都是年迈的国王给她买的),从伦敦塔出发,骑马去观看比武大会,这令公众议论纷纷。与此同时,在地方上,法律和秩序的危机越来越严重。一些势力最大的权贵之间爆发了冲突。主教们也不高兴,因为冈特的约翰为了换取教皇在1375年布鲁日和谈的调停,同意教廷对英格兰教士征税,这是14世纪4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腐败蔓延,人心尽失。为了从意大利商人那里快速敛财,英格兰朝廷向商人们出售不在加来市场(是英格兰羊毛贸易的指定市场,政府在那里征税)出售羊毛的特许状。其他商人要么以敲诈勒索的高利率向政府贷款,要么以折扣价收购政府的债权,从中套现。这种做法能够帮助王室在短期内偿还债务,但是却滋长了富人阶层的投机倒把。在伦敦,商人行会和外国商人之间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瓦解。这是个危急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