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普普通通的个人,他已经成为了单尔诺市的希望,以及一个代表正义和奇迹的符号。¢1/3/x′i`a/o?s/h\u?o`..c?o!m*
而作为正义名义上的执行者,警方必须有所表态。
没过多久,第十起案件,就在所有人的忐忑和不安中,静静地发生了。
v第一个发现了异样。
他跑在了最前方,其他人则是紧随其后。
到达案发现场的时候,凶手刚刚刺下他的第一刀。
发现了众人的到来,凶手扔下刀就跑,v捡起了被对方扔下的那把刀,开始追逐凶手。
警方留下了一部分人手,负责照顾和治疗受害者,而剩下的绝大多数的人,都去参与了凶手的逮捕。
然而,他们却一个接一个地跟丢了v。
凶手实在是跑得太快了。
再加上地形的崎岖,最终还在追赶凶手的人,竟然只剩下了v一个。+3+5_k+a.n¨s+h+u-.′c′o!m¢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v终于回到了案发现场,他的手里仍然握着那把刀,上面却没有出现更为新鲜的血迹。
面对众人的询问,他仅仅是摇了摇头,不发一语。
v扔下了手里的那把刀,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叮”,众人下意识地看向了地面。
等到他们重新抬眼望向v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终,腹部被刺入一刀的第十名受害者,在医院疗养了整整三个月,才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他恢复得还算不错,但可能是受到的惊吓太深,他出现了大段的创伤性记忆丧失。
关于自己遇害的那一段,他什么都不记得了,更别提回忆起有关凶手的特征。
那一年,他五十六岁。
四十年后,年龄已经高达九十六岁的老裁缝,同时也是那场轰动全国的连环杀人案里,唯一一名侥幸活下来的受害者,宣布于上周寿终正寝。*x/s~h·b-o?o!k/.\c?o-m′
而在这漫长的四十年间,v再也没有出现过,针对裁缝的连环犯案,也终于偃旗息鼓。
时间总是能够冲刷一切,人们渐渐淡忘了v这位堪称传奇的存在。
直到本周一,老裁缝的葬礼结束,单尔诺市的中央警署,又收到了一封熟悉的信件。
“是时候结束了。”
信件上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第380章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你们这里没有……
这封信件的字迹, 跟v有□□成的相似,使用的信纸和信封,也和当年一模一样。
但这封信的落款, 并不是“v”, 而是另一个英文字母——
k.
一时间, 世人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就是“v”,标志性的信纸和信封, 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对方之所以不再使用“v”这个代号, 是因为代号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随便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都可以成为代号。
从“v”变成了“k”, 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不必纠结于身份,作为一个神秘英雄和正义使者, 他不需要任何的个人崇拜。
从四十年前,他功成身退的行为,就能看出他高尚的品格。
有人说这肯定是“v”的后裔,毕竟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假如当年的“v”, 年龄在三十到四十之间, 他现在就是七十到八十的高龄了,很可能已经像老裁缝那样去世。
作为“v”的子女,对方是想通过这封信中的“结束”, 隐晦地告诉警署和世人,“v”已经与世长辞了。
这种猜测也解释了字迹只有□□成相似的原因——
子女的字迹,大概率会由“v”亲手教授,但毕竟执笔人不同, 最终达成的效果,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还有人说这就是低劣的模仿者,抑或是生意渐渐萧条的“v”酒馆,想办法搞出来的营销策略……
总而言之,说法不计其数,但确实在四十年后,又为“v”这个人物,掀起了足量的热度。
中央警署收到信件的时间是今天上午,寇栾等玩家到达酒馆的时间是今天下午,正是事件发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怪不得他们会一直听到“v”这个名字。
即使撇除掉了添油加醋的部分* ,“v”也绝对当得起“传奇人物”这四个字。
首先,就是他的神秘感。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甚至连性格都很模糊,导致流传出来的版本,简直是五花八门。
一会儿说他悲天悯人,一会儿又说他冷静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