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崇祯皇帝 > 第三卷 风雨江南 艾老爷逞凶鞭义士 洪参政据理护军粮(二)

第三卷 风雨江南 艾老爷逞凶鞭义士 洪参政据理护军粮(二)

”一溜烟儿地走了。

午后的日头竟似有些毒辣,李自成饥渴难当,头晕目眩,村人早已散去,两个家奴没精打采地靠在树下看守。“嘻嘻,想吃吗?”朦胧中李自成嗅到一股浓浓的肉香,睁眼看时,见一个十岁出头的锦衣少年,一手拿着一个大肉包子,将那咬了一口的送到自己鼻下,诱人的肉香沁入心脾,李自成忍不住暗自吞咽了一口唾沫,腹中更觉饥饿。

“少爷!”两个家奴急忙起来见礼,那跟在身后的家奴劝阻道:“少爷莫靠他近了,免得脏了衣裳。”

那锦衣少年乃是艾应甲四十岁上讨得小妾生的小儿子,平日里被宠得骄横惯了,哪里肯听?嬉笑道:“大个子,你想吃肉还不容易,你若来求少爷,少爷一句话,天天有你的肉吃,何必要偷呢?可看见这肉包子了,你若是摇摇头晃晃身子学三声狗叫,少爷就赏了你吃。”

“学呀!学呀!”

“快学吧!学了有喷喷香的肉包子吃。”众人连声起哄,李自成低头不语。

“娘的!少爷慈悲,你还不领情?”那锦衣少年甩手将包子打来,李自成略略扭头,包子擦脸而过,打在磨盘上。那锦衣少年见没打着,登时大怒,将另一个包子啪地往地上一摔,倒地大哭:“你赔我的包子,赔我的包子!”

家奴慌了,一个忙将少年抱起,另几个扑上前将李自成一阵暴打,李自成又昏了过去。

艳阳高照,黄尘滚滚,陕西东部的官道上,一队兵马押着许多骡马车辆向着韩城迤俪而行,蜿蜒数里,车上尽插黄旗,写着“军粮”两个朱字。一位头戴乌纱、身穿绯袍略显消瘦的汉子,骑匹白马走在前面。年纪三十几岁,面皮白净,颌下短短的三绺胡须,疏朗的眉毛下一双细长的眼睛,似睁似阖,时时闪出慑人的精光。要不是那身从四品的云雁补服、乌纱帽、素金带,腰间悬着一把宝剑,全然一副文弱的塾师模样。此人便是陕西督粮道参议洪承畴,他身后跟随着两个护卫和一个清秀的小厮,身材高大的护卫名王辅臣,瘦小的名蔡九仪,小厮乃是他的贴身书僮金升,他们正急急地将军粮送往韩城。洪承畴勒住马头,取了手巾擦擦脸上的汗污,看看走得已显疲态的军卒,问道:“此地离韩城还有多远?”

王辅臣道:“尚有五十多里。”

洪承畴一指前方的树林,命道:“教军卒们到那里歇息片刻,然后加紧行路,今夜务必赶到韩城。”王辅臣答应一声,打马向前去了。

远处的树林被一团紫蓝色的氤氲笼罩,似烟似雾,与后面连绵的山丘隐隐相连,远通天际,景象苍茫,与江南春色迥然不同。洪承畴不禁暗自嗟叹,忽听前面一阵大乱,心里一惊,却见王辅臣飞马回来,气咻咻地报说:“大人,不好了,竟有官军要抢咱的粮车!”

“不是山贼假冒的?”

“他们自称延绥镇总兵杜文焕的部属。”

“杜总兵不是在韩城解围么,怎会突然间到了此地?”洪承畴十分诧异,催马道:“待我去看看。”

洪承畴到了队前,果见许多军士拦在粮车前,护粮的兵丁各持刀枪与他们相持不下。洪承畴喝道:“哪个大胆,敢劫军粮?”

一个校尉嬉笑上前道:“嘿嘿,大人看看我们不是扛枪打仗的?既是军粮,自然就该给我们留下,什么抢呀劫的,这话也恁的难听了。”

“放肆!这是运往韩城前敌的军粮,哪个大胆要留,不要命了!”

“我们也是在韩城打仗的军卒,将我们的那份儿留下,有什么不妥?”

洪承畴面色一寒,厉声道:“哼哼……你们也在韩城打仗,怎么却到了这里?分明是假冒官兵的山贼草寇,却来赚我的粮草,有那么容易!”

“他妈的,你这狗官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我们这些兄弟一天没吃上饭了,借你点儿粮食,还这般推三阻四的,还平白诬我们是山贼草寇!不看你乌纱绯袍的,就这么一刀……看你……”那校尉话未说完,却见洪承畴身边一个瘦小的身影如灰鹤一般飞起,只听“噼啪”几声响亮,那校尉捂着脸不住嚎叫,张嘴吐出一颗牙齿。

抢粮的兵丁见蔡九仪有如鬼魅般的身手,一时怔住,但见校尉被打得口鼻出血,各各愤怒,呐喊道:“他们不给粮食,还行凶打人。弟兄们要活命的,一起上啊!抢了他娘的!”众军士一哄而上,将粮车团团围住,两厢便要兵刃相见。洪承畴将马缰一抖,抢前几步,从怀中抽出令箭举在手中,森然喝道:“我奉军门大人的钧旨,往韩城运输军粮,有敢拦截者,杀不赦!”他见众人停下脚步,面面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